准确把握协商民主与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关系的实质(3)

准确把握协商民主与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关系的实质(3)

三是对政协来讲,要增强民主协商的主体性。必须认识到人民政协三大职能与协商民主的内在联系,将建立健全人民政协的协商格局寓于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推进协商民主广泛性、多层次和制度化发展。一是要有广泛意义上的协商,这包括人员参与上的广泛、所议内容上的广泛,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包容这些广泛的协商形式,如各级政协组织召开的政协全体会议,由不同界别共同参加的联组协商会等。二是要有分层意义上的协商,这包括人员参与上的分层、所议内容上的分层,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反映这些分层的协商形式,如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秘书长会议这样的分层协商,还有界别协商、专题协商这样的分层协商,甚至还有不同层级的政协组织召开的协商会议、组织的协商活动。

五、在对外交往中彰显我国协商民主的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理论特色、实践特色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且已经发展成为在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有影响力的大国。在国际关系中,虽然中国决不去搞三权分立,也不会实行西方的政治模式,但是我们需要吸收世界上的积极政治文明成果,通过民主协商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协商和对接,以更好地抵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民主外交的挑战。

我国政协应在推进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宣传好中国的协商民主,宣传好中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性质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所决定,一方面表现为中国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经验的反映。另一方面又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还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因此,在理论上进行宣传,人民政协具有重要优势。为了推进国际交流,还应有一个制度安排。现在,中国人大可以到外国议会,并与之进行交流合作。政协既不像外国的参议院,也不像外国的众议院。但全国政协还是开展了与世界各国议会组织的交往,在政党外交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公共外交中影响也不小。这是全国政协的情况,地方政协组织怎么办,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

六、强化政协自身建设及政协的界别设置与界别协商

现在,人民政协的界别,基本上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划定的。随着中国的国际环境变化,国内的社会结构变化,现有这种界别设置,不能完全反映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变化。因此,要加强人民政协的组织建设,使参加政协组织的人员构成及其比例充分反映中国社会的阶层构成及其人数比例的变化,充分体现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形式的社会包容性和政治代表性。

同时,在界别协商上,中共作为一个界别,常常在政协例会上,举行独立的界别讨论会。而中国的协商民主,主要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及各族各界代表的协商,因此,要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与其他界别的联组讨论。同时,在政协其他界别中的中共党员也要强化党员意识,不仅以所属界别的身份去讨论,而且要以中共党员的身份,参与政协例会上的平等交流、政治协商,发挥作为中共党员的表率作用、引导作用、团结作用,努力成为发扬民主的模范、增进团结的模范、合作共事的模范。

(作者:河北省政协副主席、河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

(本文为《红旗文稿》宣讲家网站首发)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