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项机制”  打造高素质村级干部(2)

“四项机制” 打造高素质村级干部(2)

三、成效与反响

(一)进一步提高了村级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通过高标准的选拔配备,一大批高素质的农村领域优秀人才进入到村级班子,队伍更加精干,结构更加优化,活力更加焕发。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地教育培训,村级干部转变了观念,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本领,进一步提高了领导农村科学发展的能力。全市涌现出了一大批大是大非有原则、打开局面有思路、谋划发展有能力、处理难题有办法的优秀农村基层干部,形成了会学、会想、会干、会管、会带头的“五会”村级干部队伍。比如,武宣县黄茆镇根村党总支部书记韦大型,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土地流转的经验,组织带领党员群众整合土地3000多亩,按照现代农业集中耕作模式,建设规模化高产连片甘蔗种植和节水灌溉示范区,甘蔗平均亩产达8吨,比整合前翻了一番。韦大型同志在2011年被评为自治区“双十佳”村党组织书记。忻城县马泗乡马泗村党委书记欧高龙探索“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150多户党员群众发展了610个优质哈密瓜种植大棚,2011年实现利润500多万元,在全市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2011年“七一”期间,马泗村党委被授予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欧高龙同志被邀请赴京参加建党90周年庆祝大会。

(二)进一步激发了村级干部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多层面的关心爱护和保障措施,严格的管理监督制度,使村级干部有职有权、有压力、有动力、有激情、有干劲,实现了从以前“要我干”到现在“我要干”的转变。自觉转变作风,强化服务意识,心系群众、直面困难、迎难而上,解放思想,敢想干试,紧密结合村情民意,创造性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带领和引导广大农村党员群众抓好农业生产,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致富项目等等,切实为农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特别是对诸如计划生育、社会稳定等热点难点工作,也都能大胆负责,敢抓敢管。比如,金秀县三江乡三江村党支部书记王李成针对本村群众分散住在山区的实际,积极向各方面争取支持,组织群众有序地搬迁到乡政府附近,集中建设新村,极大改善了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三)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从村干部队伍选拔培养、教育培训、激励保障、管理监督等关键环节入手,探索出一条“四位一体”的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路子,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会管理、懂经营、能致富、善创新的复合型村村干部队伍,为推动全市农村科学发展、和谐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稳定,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1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完成111亿元,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5350元,增长15%;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48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38%;农业产业结构有效调整,现代特色农业不断提升,全市有6个示范片被农业部列为全国粮棉油糖高产创建万亩示范区,新增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9家,新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0个;全市农村发生“三大”纠纷、治安案件数以及非法上访人次连年大幅度下降,呈现出农村和谐稳定、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局面。

四、探讨与评论

(一)抓好选拔培养是建设高素质村级干部队伍的重要前提。选拔培养是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的首要环节。实践证明,农村领域并不缺乏优秀人才,关键是如何做好选拔和培养。因此,必须改进选拔方式,拓宽选人视野,搭建干事平台,用更加科学的办法,在更大范围内选拔优秀人才担任村干部,解决在 “瘸子里拔将军”的窘境,确保农村各类优秀人才愿意当、选得来、留得住、干得好,从而不断优化村级干部队伍结构,激发干部队伍活力。要注重抓好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早抓储备,激活源头,使农村干部队伍梯次发展、后继有人,确保换届时有优秀人才可选。

(二)抓好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村级干部队伍的重要途径。教育培训是提升素质、增强本领的重要途径。村级干部要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就必须不断地加强对党的政策和各类知识的学习。因此,通过构建起集中培训、外出考察、学历教育、跟班挂职等“四位一体”的教育培训网络,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注重学用结合,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灵活性、实效性,这样才能使广大农村干部进一步提升科学文化素质,掌握新知识、开阔新视野、理清新思路,全面提高领导农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

(三)抓好激励保障是建设高素质村级干部队伍的关键所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善于运用经济、政治激励的杠杆来把村级干部的积极性引导好、调动好。把“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对村级干部在生活上关爱、工作上关心、政治上关怀,并形成长效机制,确保村级干部“劳有所得、干有所盼、退有所靠”,切实增强村干部岗位的吸引力,更好地凝聚各类优秀人才到村级干部队伍中来,这样才能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抓好管理监督是建设高素质村级干部队伍的根本保证。村级干部管理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实施,使村级组织和村干部明确工作任务,将纷繁复杂的农村基层工作理出头绪,按照目标任务有序推进,围绕重点工作逐项落实。通过科学系统的考核,可以对村级组织和村干部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合理地运用考核结果,充分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形成村干部人人有担子、有压力、有动力的良好氛围,使村干部的配合协作更加密切,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村级领导班子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