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闻天与党的集体领导制度

张闻天与党的集体领导制度

核心提示:张闻天是中国共产党的著名的政治家和理论家。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几十年,他先后担任党的主要负责人和中央领导集体成员,展现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特征的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党的领导是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党委集体领导;贯彻民主集中制的领导制度,特别需要具有民主意识、胸襟开阔的主要领导者,并且置身于领导集体之中,实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

1935年2月,根据遵义会议的决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作出分工,由张闻天(1900—1976,化名“洛甫”)代替博古负总责,担任“总书记” 职务。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以后,张闻天将工作逐步移交给毛泽东,并且按照组织程序完成领导职务交替( 1943年3月 ),实际主持中央领导工作近4年。党的七大选举他为政治局委员,八大选举其为政治局候补委员,参与党中央集体领导长达20年,用实际行动坚持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特征的党内、特别是党中央集体领导制度,为我们党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张闻天的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受到毛泽东及其后多届中央领导人的高度赞誉。

遵义会议之前,党中央的历届主要领导成员,都是在共产国际的指导和操控下产生的。对上,他们唯命是从,照搬照转;对下,他们搞家长制、一言堂。这样的领导方式,极大地损害中国革命。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俄共(布)建设的基本经验,虽然包含民主集中制是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的内容,但是,党的六大及其以前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仅仅作出非常笼统的表述。

张闻天主持党中央领导工作期间,身体力行,充分发扬民主,实行集体领导。他与毛泽东密切合作,共同努力,形成民主集中制的领导制度。党内的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发生了根本变化:

首先,自觉置身党中央领导集体之中,三次要求让出总书记职位。第一次是遵义会议之后,需要有人到上海恢复地下党组织并与共产国际取得联系,任务非常重要也很危险。他请求担当前往,中央未同意。第二次是红军两个方面军懋功会师以后,张国焘搞分裂,向中央要权。为了党的团结统一,他提出去职让“贤”,结果被毛泽东否决。第三次是六届六中全会,王稼祥传达共产国际要求全力支持毛泽东为中共领袖的指示。此后,他主动“把政治局会议地点移到杨家岭毛泽东同志的住处”,“只在形式上当主席,一切重大问题均由毛主席决定”,“而不是把持不放[1]。由于毛泽东的绝对权威尚未确立,离不开张闻天的合作与支持,因此,张让职总书记的问题,在毛的坚持下,中央很长时间未予议决。让掉实权的张闻天很快到晋西北、陕北搞农村调查研究。三次让位,充分展现他淡泊名利、不恋权位的高尚品德,以及高度的民主意识和集体领导意识。毛泽东多次称赞洛甫很民主,不争权。在张闻天看来,总书记仅是领导集体中的普通一员,没有任何特殊权力。他身居领袖地位却从不以领袖自居,自觉维护党中央的集体领导制度和领导集体权威。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