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批评要避免三种倾向

自我批评要避免三种倾向

日前,中央专门下发关于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好民主生活会的通知,要求在民主生活会上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笔者认为,自我批评是开展批评的基础和前提,只有认真进行了自我批评,才能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才能正确对别人开展批评。

但也要注意到,一些干部并不擅长或者说并不情愿做自我批评。自我批评往往流于形式,形成了“你姑且说一说,我姑且听一听”的局面,难以发挥自我批评应有的作用。分析自我批评不到位,主要有三种倾向要着力避免。

避免就事论事。我们提倡实事求是,自我批评要从个人实际和思想实际出发,但这并不意味着自我批评就是记流水账,甚至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都倒出来。中央的要求是自我批评要“虚实结合”,这就意味着在就一些具体的事情做出检讨的同时,必须深挖这些问题背后的思想根源、机制根源,做到解决一个问题,防止一类问题;检讨一个人,教育一片人。

避免避重就轻。对一些人来讲,自我批评是规定动作,不做不行,但做得太认真,批评得太深刻,又怕自己面子上过不去。因此,他们采用避重就轻的方式,将一些老生常态的问题摆上桌面,诸如工作不够大胆、学习不够系统,云云。这样一种自我批评是应付了事,掩盖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于事无补、于人无益。必须要有一种拿自己开刀的勇气,将最突出的问题摆出来,借用外力,促进整改。

避免哗众取宠。一些人对待自我批评态度极不端正,有的甚至将自我批评当成了自我表演,要么妄自菲薄,甚至自轻自贱,以赚取关注;要么今夕对比,做变相的自我表扬。比如,有些干部自我批评夸大其词,掌握不好度,故意用很高的标准来衡量自己,以显示自我要求之严格;有的干部批评现在的“我”一句,必然要表扬以前的“我”一句,搞不清楚到底是批评还是表扬。

其实,自我批评本不是什么高技术含量的事情,一个有着正确自我认知的人,有着积极向上工作态度的人,都应该而且能够认真开展好自我批评。那么,如何开展,不妨从避免以上倾向做起。

责任编辑:闫文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