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大学如何助力新型工业化

研究型大学如何助力新型工业化

——东北大学邀请专家学者研讨大学的使命与担当

编者按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应当承担怎样的使命,应有怎样的担当?这是我国大学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面对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机遇和挑战,基于对国家需求、学校地位、自身优势的深入考虑,东北大学在“十二五”规划中将学校发展的远景目标定位为“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起引领作用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这一目标定位,明确了东北大学在新时期的使命,也体现出东北大学在新时期的担当。实现这一使命,任重道远,需要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诸多方面进行系统的探索与实践。

在东北大学建校90年之际,学校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结合东北大学的远景目标定位,结合东北大学的光荣传统,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感受,就大学的使命与担当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建设学生的大学 学者的大学 学术的大学

大学之“学”包括学生、学者和学术。学生是立校之本,学者是立校之道,学术是立校之魂。有大学者才有大学术,有大学者才能培养最优秀的学生,有了最优秀的学生也就有了学校的未来。

学生是大学的主体,建设学生的大学就是要让学生成人成才。成人就是让学生“作为人而成为人”,成为具有健全人格、高尚人品、纯洁人性的人。成才就是让学生保持精神的充实性、意识的独立性、视野的开阔性、能力的全面性。成人成才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形神兼备”的人。

东北大学牢固树立“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科学研究为基础,以服务社会为方向,以文化传承为引领”的大质量观,形成质量就是实力、质量就是竞争力、质量就是生命力的共识。今年,学校实施了“树梁计划”,提出“拔尖创新型”“应用卓越型”“交叉复合型”“协同创新型”四大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学校既关注“才”的培养,也强调对“人”的塑造。学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德化人,让学生既具有成为“人”的工具理性,也具有成为“人”的价值理性。

学者是大学使命的主要执行者,建设学者的大学就是要培养高层次学者队伍,尊重学者的主体地位,注重对学者的人文关怀。大学要理解学者,包容学者,尊重学者,保证学者在事业和生活上具有自我存在感、自我实现感和自我价值感。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