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大学如何助力新型工业化(4)

研究型大学如何助力新型工业化(4)

——东北大学邀请专家学者研讨大学的使命与担当

创新在东大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已在东北大学工作了三十余年。在这三十多年中,我深深地感悟到,东北大学有一种创新驱动发展的氛围,有一套培养创新人才的思路和方法,有一批致力于创新的人才队伍。正是有了这样的氛围、队伍和方法,我所在的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才能为国家钢铁冶金企业培养出一批学术带头人和大批科研骨干,助力我国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转变,由钢铁行业的“跟跑者”向“领跑者”转变。

把最优质资源配置给学生,是东北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始终坚持的理念。创新思维的培养、创造技能的提升、创新方向的选择,都需要资源的支撑,这种资源,就是顶级的学术大师、前沿的科学知识、专业的实验设备及完美的培养计划与教学方法。在东北大学,最优质的资源向学生倾斜,通过院士上讲台、创新实验大赛等一系列措施,东大的青年学子得以了解相关学术理论前沿发展,操作先进的实验设备,从而开启了创新人才成长之旅。

打造政治素养高、业务精干的创新团队,是东北大学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早在1999年,东北大学就开始探索内部分配、职称评定等制度改革,2004年和2007年又先后实施了教师聘任制改革和全员岗位聘用制度改革。2011年起,学校积极推进聘期考核和新一轮岗位聘任工作,逐步打破职务终身制,搭建了“优胜劣汰、能上能下”的竞争激励机制。这种机制,使得东大校园里的创新氛围日益浓厚,创新需求愈发强烈,团队合作、协同创新成为每个研究所、实验室教师的共识。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教授 王国栋)

发挥东北大学综合科技优势 为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强大动力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在新的世纪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做出的战略决策。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条坚持自主创新为导向的道路,科技创新是其主要动力。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大学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桥梁,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大学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特色发展道路,成为推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的主力军。必须以自主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形成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产业开发的创新链。

一是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和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和创新平台,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要以“211工程”“985工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为基础,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与管理,不断完善科技评价体系,制定有利于科技创新、有利于拔尖人才发展、有利于学科建设的考核评价政策和保障措施,支持广大科研工作者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需求开展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产出高水平和原创性科技成果。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