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欣泉:一心修路的党支部书记(2)

黄欣泉:一心修路的党支部书记(2)

2005年12月,黄欣泉担任了大潋村支部书记。他上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设这条“无路”。然而,在高山上修一条路很不容易,最难解决的问题是需要巨额资金投入:造价要1000万元,经过多方争取尚有400万元缺口。村委会没钱,老百姓不富,怎么办?黄欣泉二话没说,拿出自家积蓄70万元,又以私人名义向银行贷款260万元,个人承担每年30万元的利息。至2012年底,他已付息120万元,加上一次性投入的70万元 ,已无偿捐献200万元。

2007年底,这条穿越崇山峻岭的盘山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大潋村民翻山越岭、肩挑背驮的历史。在改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后,大潋乘势而上,把目光停在了特色产业——山茶油上。黄欣泉领着村民,筹集股金300万元,入股林地1.6万亩,成立了大潋油茶专业合作社。三年来,油茶种植辐射周边20余个村庄,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7800元。

采访期间,记者驱车绕着村庄转了一圈,但见宽敞蜿蜒的水泥路上,运送农副产品的车辆川流不息,一栋栋美观整齐的新楼矗立在青山绿水之间,处处充满着生机与活力。黄欣泉说,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了“十六字”方针,大大增强了基层干部的信心。“实现小康提速是干出来的,我们4个自然村中还有黄岗山村没有通公路,只差3公里了,今年一定会通车,将来也一定能实现省委全委会提出的奋斗目标。”

责任编辑:闫文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