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搞督导”意义何在?

“开门搞督导”意义何在?

9月13日,在部分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督导组工作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刘云山强调,要坚持开门搞督导,多听普通干部群众的呼声,推动边查边改、立行立改,使督导工作更加切合实际。

这是历次专题教育活动中,中央领导首次提出“开门搞督导”的要求。这个要求,立足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任务和总要求,直面人民群众对于整治“四风”、改进作风的期待,高屋建瓴、创新思路,指向明确、操作性强,不光是做好督导工作的重要遵循,也是高标准高质量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力推手;不光有益于“查摆问题、开展批评”阶段各项任务的落实,也将有效推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工作的顺利开展。

开门搞督导,是办好“群众满意”活动的重要举措。自己意见直达上级、建议被采纳,群众较满意;自己的知情权、监督权得到保障,群众会满意;上级抓整改、基层得实惠,群众最满意。开门搞督导,就是要冲破闭门修炼、体内循环的障碍,挤干一些机关单位汇报中的“水分”,拨开一些机关单位布下的真真假假工作迷雾,通过直面基层、直面群众,听取真意见、掌握真情况、把准真评价、求取真效果,推动中央精神更好地落实到活动举办单位及其领导干部那里,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满意于民。

开门搞督导,是从严从实做好督导工作的重要途径。“督查要严”,前提是准确把握标准:“标准”既在中央对面上工作的要求中,也在基层干部群众的具体评价中。“指导要实”,基础是全面掌握实情:“实情”既在眼见为实中,也在广大基层群众、机关干部“面对面”和“背靠背”式的说明中。通过开门搞督导,督导组可以未到机关单位,先到基层听取意见;可以先与机关群众座谈,后听领导班子汇报;可以公开联系方式,随时听取基层反映情况。这么做,有助于督导组在有限的实地督查时间里,围绕中央精神和群众期待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督导,真正点中穴位、切中要害,充分发挥督导工作的效力。同时,还可将接地气的督导实践中掌握的一手材料带回去,推动面上工作的开展。

开门搞督导,是发挥督导组示范导向作用的重要载体。督导组既要“催”着下面办,也要“做”给下面看。自身硬,才能推动工作“行”。自己带头开门搞督导,督导组就更有底气要求活动单位开门搞活动,让群众来参与、来监督、来评判;带头把自己摆进去,扎下去听取群众意见,督导组就更有底气要求活动单位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认真查摆问题,敢于动真碰硬;自己带头改进督导方式、提升督导实效,督导组就更有底气要求活动单位尽快认真整改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总之,通过发挥各方作用,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虚、不空、不偏,不走过场,促进各地各单位在整治“四风”上动真格、开新风。

责任编辑:闫文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