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与起因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鼓励党员带头参与志愿服务,推广党员承诺制等做法,探索建立党员在居住地发挥作用机制。如何让群众随时看到党员的身影?黑龙江省鸡西市委组织部在不断探索中,针对一些基层党组织、政府部门在社会管理和服务方面,存在的想办不能办、社区要办办不了、社会能办办不好等实际问题,顺应社会发展和群众需求的新变化,创建了党群义工联,把志愿服务社会的党员和群众组
合到一起,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八小时之外,大力开展党群义工服务活动,探索了党员在居住地和社会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新途径。
2009年以前,鸡西市各类志愿服务群体虽然积极参与扶困济贫、奉献爱心、弘扬新风等活动,整体上却处于自发状态,除共青团组织领导的青年志愿者协会在民政部门依法注册之外,其他义工服务组织均处于无章程、无制度、无序活动的层面,义工组织规模较小、义工年龄断层、服务项目相对单一。为此,鸡西市以创设组织架构为切入点,以党员义工引领各个层面的志愿服务,通过把以爱心回报社会、关爱群众和弱势群体,并且自愿、无偿地以业余时间、技能等资源奉献社会的党员义工组织起来,引导党员依据自身优势、特长、爱好、兴趣主动参加社会活动,在社会生活中创先争优,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变体内循环为体外循环,进而把各类群团义工、群众义工凝聚在党员义工的周围,切实增强党对义工活动的影响力。
通过近三年的实践,党群义工联队伍快速发展壮大,由2000多名发展到了10071名。义工们通过一桩桩暖民心的实事,把党员的形象根植到群众心中。
二、做法与经过
为有力提升党群义工服务组织化水平,切实加强党对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影响力。主要抓了以下四个方面:
(一)创设组织架构,进一步丰富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立了全市党群义工服务活动联席会议制度,会同有关部门定期研究、部署、指导和协调开展活动。依法注册成立鸡西市党群义工服务活动联合会,将市党群义工服务组织设在中心区,安排专人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推进等日常事务性工作。依托各街道办事处成立了党群义工服务活动服务站,依托社区成立了党群义工服务活动服务队,承担起辖区内党群义工服务活动的设计、实施、管理等工作。根据参与者特长及要求,成立了跨辖区的党群义工服务活动小组,并在县(市)区、街道、社区安排固定场所,将“12371”党员服务热线新增了义工服务功能,使党员能对接群众需求,及时联系和服务群众。构建党员自愿的义工参与模式,科学制定《党群义工服务活动联合会章程》,明确了活动原则、运行机制和管理规范,组织参与者报名、登记和注册,形成由党员群众广泛参与,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党群义工服务活动的“联合体”。拓宽双向进入的义工服务通道,明确从事义工服务应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身体条件和服务能力;明确从事义工服务的单位应当向市义工服务组织申请登记,个人应当向义工服务组织或通过专用QQ上申请登记;按照就近就便、利于服务的原则,设立了文化服务、环保生态、慈善公益等直属组,义工站(队)相应设立义工服务组。以街道、社区党群义工服务队(站)收集辖区内所需义工服务内容为主渠道,按服务内容搞好登记、分类,定期收集和发布义工服务需求信息。对以集体形式要求开展义工服务活动的,市义工联结合其专业特长,制定义工组织服务计划;对于个人申请义工服务的,由义工站、队、组制定义工服务计划。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引导,以及规范集体和个人双向进入的操作要求,建起了一支涵盖各年龄段,有一定专长的党、团员为主体,具有奉献精神、数量适当、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党群义工服务活动队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