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焦虑心态的疏导机制

会焦虑心态的疏导机制

核心提示:当前普遍性的社会焦虑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这些社会焦虑反应了广大民众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发展失衡、发展不均的一种综合心理状态。因此,要本着疏导与缓解社会心理冲突、消除社会心理障碍、促进公众心态日趋成熟化和理性化的原则,建立规范有效的、多层次的心理疏导机制,使社会逐步步入和谐发展的轨道。

目前,我国正处在急剧社会转型期,社会生活许多方面业已或将继续发生着巨大变化。与急剧转型相伴随,为数不少的社会成员正陷入焦虑状态中,乃至出现烦躁、压抑以及非理性冲动等紧张心理。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一项由2134人参与的调查显示,34.0%的受访者经常产生焦虑情绪,62.9%的人偶尔焦虑,只有0.8%的人表示从来没有焦虑过。焦虑问题正在由单个社会成员发展为整个社会问题。可以说,社会焦虑已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并正成为当今中国一个明显的时代特征。对于当前我国一些社会成员普遍存在着的焦虑心态,应该采取有力措施及时进行疏导与缓解。

创建公平正义的制度环境,是有效疏导与缓解社会焦虑的制度保证。从其本质意义上来说,公平正义是人们的一种生存理念,是作为调节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种价值的评价标准,是利益关系的衡量尺码。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是每个社会成员崇尚与追求的一个基本信念。一个社会一旦失去公平正义,必定会造成社会成员的心理失衡,从而导致国民心理健康出现恶化,产生社会焦虑问题。当前,我国在总体达到小康水平时仍有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群体的居民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且差距呈现出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成为我国社会焦虑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创建公平正义的制度环境对于有效疏导与缓解社会焦虑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公平就是社会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民主权利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从而使整个社会的正义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和实现。对此,党的十八大特别强调“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服务和建设,是有效疏导与缓解社会焦虑的前提条件。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人们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成为我国社会焦虑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在社会保障方面,虽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但目前仍然存在着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以及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而在现代社会,社会保障已成为全体国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由于不少国民在社会保障体系上的缺失,加重了他们的社会焦虑感。基于此,要进一步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

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培养民众的健康心态,是有效疏导与缓解社会焦虑的重要内容。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间,我国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由于社会分化的加剧和市场经济的利益驱使,社会所倡导的价值标准与实际生活中人们所奉行的行为准则在某些方面出现背离,不少人处于价值迷茫和社会焦虑之中。在此背景下,我们迫切需要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培养民众的健康心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消解社会焦虑。为此,必须进一步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三个倡导”,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责任编辑:闫文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