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办实事上下功夫,始终把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形式主义则表现为做事只顾眼前利益,喜欢做表面文章,对事关群众安危冷暖的事情,往往是领导看得见的才做,看不见的就少做甚至不做。办实事,就是要始终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心实意排民忧、解民难、帮民困,切实把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民生事项办好、做实。
我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头等大事,一方面靠不断发展经济,以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从全局上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另一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着力解决一些重点民生问题。今年以来,我们继续实施收入倍增、就业促进、社保提升等“十项民生行动计划”,财政投入比去年增加了15.7%,并研究新增了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实施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等八项民生政策措施,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另外,对四川来讲,改善民生还有特殊任务,就是特困地区的扶贫攻坚问题。我省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全省有农村贫困人口750万,其中秦巴山区、乌蒙山区、高原藏区、大小凉山彝区就有450万。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这些藏区、彝区过去实现了“一步跨千年”,今天如何带领他们“同步进小康”,是必须破解的难题,也是我们肩负的历史责任。我们把“四大片区”作为主战场,启动实施了“扶贫攻坚行动”,全面落实新一轮扶贫开发纲要和规划,大力实施基础、产业、新村、能力和生态“五大扶贫工程”,突出抓好“彝家新寨”、“巴山新居”、“藏区新居”等新村聚居点建设,确保到2020年贫困人口数量极大减少,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同时,我们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做好地震灾区、暴雨洪涝灾区的民生工作,特别是在群众安置阶段,切实做到“五有三防”,有力保障了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在灾后恢复重建阶段,我们组织参加第一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单位的党员干部,开展“联村帮户”活动,对口帮扶760个重灾村和受灾村,帮助群众加快建设灾后幸福美好新家园,取得了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效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