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也有柔情时
“凡事打个颠倒,把同志们的事当自己的事办。”
王宏讲原则也重人情。对百姓、对同事、对家人,他有着很温情的一面。
2004年8月,在新乡查办案件时,一天晚饭后,王宏在办案点门口散步,碰到几个城管执法人员正在和一个瓜农撕扯,瓜农的架子车翻了,西瓜滚了一地。
王宏见状立即上前了解情况。原来是瓜农进城卖瓜,因违规设摊和执法人员起了冲突。王宏很生气,和执法人员理论起来:“老百姓不容易,辛苦几个月,种的瓜也挣不了几个钱。你们要多给他们讲道理,咋能简单粗暴执法。”说着蹲下身子把架子车扶起来,又帮着把西瓜一个个捡进车里。瓜农连声道谢,他不知道这位热心的中年人,是个让贪官怕得“绕着走”的纪检干部。
在办案路上遇见不平之事,王宏也总会忍不住伸手管上一把。这是他刚正善良的秉性。
接触时间长了,同事们都发现了这个“特点”。大家说,王书记是“外冷内热”,对人善着呢。
的确,自己和家里的事情,王宏从不轻易给同事和下属说,但同事和下属谁有个啥事,王宏都记在心里,能帮就帮。
厅里一个年轻干部做手术,术前压力很大。他得知后,叮嘱也做过同样手术的厅妇委会主任一定“去看看”,好好开解一下。
有段时间,驻厅纪检组监察室有两个年轻人没有对象,王宏带他们到外单位调研,工作之余总爱风趣地讲:“我这里还有两个王老五呢,要请你们操操心哟!”
对于援疆的同志,王宏去世前还惦记着,过中秋时要去他家看看,请他们吃顿饭。
他说:“当领导的凡事要打个颠倒,把同志们的事情当自己的事办,让大家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在省纪委期间,因为办案,王宏常常数月不能回家,可他仍然牵挂着儿子晓宇的学业。1999年在信阳办案期间,晓宇正值初二关键时期,他曾多次在办案间隙通过电话辅导孩子。
后来,因为夫妻俩都忙,晓宇一度被送到乡下寄宿制学校,托给熟人照料。睡的是大通铺,吃的是缺油少肉的菜,下雪天没有暖气,被雪湿透了的靴子到第二天冻得硬邦邦的,还得继续穿。
王宏没有向组织上提出过任何要求。可晓宇妈妈后来告诉晓宇:“你爸去乡下看过你后,回来掉泪了。”
谁不愿陪在子女身边,见证他们的成长,做尽责的父母呢?为了能走进儿子的内心世界,王宏甚至一度跟着喜爱篮球的儿子看电视转播,后来真成了篮球迷。
成人后的王晓宇才渐渐懂得了父亲的大爱。
王宏家中,还有80多岁的老母在堂。每次出差回来,他放下包第一件事就是前去探望,平时几乎天天打电话问安。别人逢年过节会出去游玩散心,母亲年迈,他就回回陪着在家过节。纪检干部也有七情六欲,对父母孝顺,对同事热心,对百姓关爱,是生活中王宏的真实写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