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领导敞开门办公,手机号全部上墙
——你把群众当亲人,群众就会把你当亲人
“冀书记,我的小饭店搬家了,新上了合碗(武安当地的一道特色菜),有空来坐坐吧。”前不久,冀彦军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发短信的村民曾是一位上访户,如今,却与冀彦军成了朋友。
维护信访稳定是基层工作的一大难点,一些乡镇干部甚至提起上访户就感到头疼,但冀彦军处理起来却游刃有余。“其实,也没有啥秘诀,关键是干部心里要装着群众,你把群众当亲人,真心实意替他解决问题,群众就会把你当亲人。”
每次到新铺上村,冀彦军总会到69岁的乔密珍老人家坐坐,两人的相识也缘于老人的“上访”。一天,乔密珍走进冀彦军的办公室,称要反映村边一企业的噪声污染问题,但冀彦军还是透过老人的眼神和话语,听出了她应该有难言之隐。
“大娘,您有啥事尽管说,我一定尽力。”听到这句话,乔密珍的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孙女今年考上高中了,但家里实在供不起呀。”
了解到家里只有祖孙俩相依为命,老人又患有高血压、腰椎间盘突出等慢性病,冀彦军的眼眶湿润了,当即掏出1000元钱塞到老人手中,“以后孩子上学的事我负责,就当我又多了个闺女。”
“我也是农村的孩子,小时候家里困难,多亏乡亲们的帮助,我才完成学业。”至今,提起帮助老人孙女上学的事,冀彦军仍十分动情,“其实老人很善良、很知足,她实在是走投无路了才来找我,这也反映出我们的工作还有许多不足,对困难群众的疾苦关心不够”。
为方便群众,淑村镇实行镇领导敞开门办公,手机号全部上墙。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冀彦军坚持第一时间协调解决。他常说,群众来反映问题,就是对我们的信任,早一天帮他们解决困难,群众的心就会与我们贴得更近。
吴家庄村民吴银生想发展设施蔬菜,靠东挪西凑建起了蔬菜大棚后,再无资金修建灌溉菜地的蓄水池。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他找到了冀彦军。
令他没想到的是,两天后,冀彦军就主动给他打电话,约定一起为蓄水池选址。冀彦军还自己担保,赊来了水泥、石子等建筑材料,帮老吴建起300立方米的蓄水池。今年,老吴靠种菜就能收入三四万元,他还成立了蔬菜合作社,打算带领乡亲们一起种菜,昔日的上访户成了村民致富的领头人。
“有彦军在,淑村镇多年来一直是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武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齐林顺是淑村镇的分包领导,他说:“冀彦军喜欢和上访户、困难群众交朋友,别人处理不了的棘手问题,他准能想办法化解。”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