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韩长赋:实现“中国梦”,基础在“三农”(5)

三、建设幸福、美好的新农村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广大农村的面貌易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的改善,但是城乡差距还是很大。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这是中央对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的判断,在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问题里边,工农城乡关系不平衡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经济和社会阶段性矛盾。现在城市都发展得很快,都很现代化,但农村就不一样了,有很大的差距。东部的农村与西部的农村比也会觉得差距很大。有时候接待来自发达国家客人,老让我们履行责任。问他们到过中国几次?都过哪些地方?他们就会告诉说到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部去过哪儿了?成都、西安其他地方一般都没去过。建议他们到中国农村看一看。所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深入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的方针。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乡发展的一体化,逐步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促进城乡的共同繁荣,让农民平等的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把握二十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实也是五方面的任务,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

推动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最重要的是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

(一)   解决好农民工问题,稳定有序的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

农民工问题是长期积累的问题,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在经济起飞、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集中释放。推进城镇化的一个主要的任务是实现农民的转移和城镇化。农民向城镇转移就业既可以使在外面的农民获得更好的工作和生活,又能使留下的农民扩大农业经营规模的空间。

土地的流转问题,土地作为生产要素应该流转,需要流转。搞现代农业一定要有适当的规模。运用机械、使用科技还有种地要有效益也得有一定的规模。如果土地少,一家种个三亩、五亩地想富裕起来是很难的,所以土地一定要流转,土地一定要走规模经营的路子。但是有个前提就是大量的农业人口和劳动力要转移,比如,种一百二十亩地,把以前四、五个家庭的地给一家种要有前提,要把其中几户人转移出去,如果劳动力没有转移,土地都兼并了那肯定要出问题。那些人的日子怎么过呢?农村的社会稳定就会出麻烦。所以土地流转的过程、进度要和农民的转移相适应。土地经营的规模也要和劳动力及农业的人口转移相适应。所以我们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农民工进入城市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现在我们的产业工人主要是农民工,特别是建筑行业、纺织行业、冶金制造行业、IT行业等主要都是农民工。生产一线的工人,农产品加工业更不用说了。现在很多大城市,户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零了,甚至是负增长。大城市的新人口都是机械增长,都是从外地来的农民工。农民工对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贡献之大,对我国社会结构变化,社会变迁影响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也是历史性的。据统计,2012年农民工总数是两亿六千三百多万,其中一亿六千多万在城里,其他的在就近的县内打工。农民工从户籍身份看仍然是农民是基本脱离农村,而又没有真正融入城市尚处于社会结构中第三元状态的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要和市民比较,他们肯定是弱势群体。新生代农民工,也就是80后、90后已经成为农民工大军的主要组成,占外出农民工的比例大约在60%,也就是有一亿多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里就业。这个情况加以分析可以看出,不可能再指望新生代农民工回到农村种地,因为他们大多数人本身就没有承包到地,而且绝大多数人从来也没种过地。现在农村的中学生也不种地了,而且调查后发现他们也不想回家种地。据据调查新生代农民工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的为84.5%,希望在城里定居的占93.6%。从社会公平的角度讲不应该让上亿的人口把青春献给城市,把养老负担再甩给农村。因此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调整城乡关系的角度出发要真正的打开城门,以包容的胸怀和积极的态度来接纳农民工使其逐步的、有序的转为城市居民。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农民工的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特别是2006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解决农民工的若干意见》,现在农民工务工、就业的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

现在农民工外出不用办证了,收费基本都取消了。农民工的工资在不断的提高标准,子女在多数地方能在务工地接受义务教育了。另外劳动保障,特别是工商保险也覆盖了农民工。和过去比简直是历史性进步,现在农民可以自由支配他的劳动力。但是实现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同工同酬、同权同待遇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也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既要立足当前着力解决农民工的就业、工资、社保、居住、子女上学等现实问题,同时又要着眼长远推进城乡联动改革,逐步改革户籍制度或者逐步取消户籍制度所带来的城乡居民的身份差别,畅通农民工成长上升的通道,让具备条件的农民工在就业地逐步的安家落户,当然大城市肯定要有个门槛。使农民工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心灵融入社会是非常重要的。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