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红:“顶天立地”当校长(2)

李晓红:“顶天立地”当校长(2)

核心提示:作为国内著名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晓红称得上“帅哥”。不仅英气逼人,还有一副准专业歌唱的好嗓子。2011年武汉大学新春音乐会上,新到任的校长李晓红以一曲美声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技惊四座,引来学生们一片尖叫声。

李晓红是这所大学的校长。3年前的2010年12月24日,52岁的李晓红从重庆大学校长任上“空降”武大,在周遭观望和存疑的气氛中出任校长。

回忆当时,李晓红对记者说:“的确面临着很大挑战!”

他说,武汉大学是百年名校,国内外声名显赫,但当时却正处低谷。我单枪匹马来到这里,就能让武大扭转颓势,重整雄风?再一个,从理工科大学到一个综合性大学,各自的办学理念都不相同。还有,武汉大学是百年名校,我要考虑,武大能否接纳你?自己又如何融入武大?

没错,对于武大来说,这位有些川渝口音的新校长很是陌生。之前三十年,李晓红一直在重庆大学。而武大是国内一流的综合性大学,排名在重大之前。还有,新校长是工科背景,而武大的 “立校之本、强校之基”是人文学科,他能不能适应?还有,李晓红当时还不是院士,谁也不知道他有什么特别的本事。

许多人都在看,这位初来乍到的校长会以什么样的思路、举措,来挑起“振兴武大”这副担子。

李晓红告诉记者,他的思路,就是要把武大办成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学!

他说:“顶天”,就是把武汉大学办成世界一流的大学;“立地”,就是扎根湖北和中原大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世界一流,感觉似乎更像一句豪言壮语。可是很快,李晓红的一番话让记者改变了看法。

他说,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构想,需要战略,也需要战术。要按照世界一流大学的构架来进行规划,提升核心竞争力。

李晓红用手点着桌面对记者讲到,按照国际上的共识,世界一流大学的构架,是至少有5个学科群达到世界一流,部分学科有优势特色,一批学科国内一流。关于这个,武大是有优势的。还有,全世界所有学科中,如果ESI国际学科排名进入前1%达到17个以上,就有了国际一流大学的架构。眼下武大已经有11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到2020年,完全有可能实现17到18个学科进入前1%。

眼下,武大在全球大学排名为400名左右。李晓红说,我们希望能在2015年进入300强,这个有难度,但并不是没有可能;然后2020年进入200强,稳固在中国大学第一方阵。

在这样的思路和规划下,2011年,也就是李晓红就任武大校长的第一个年头,武汉大学厚积薄发,令人瞩目。

这一年,武汉大学引进了68名高层次人才,人文社会科学“千人计划”引进了“洋千人”,并且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立项数位居全国第三,还在全国高校率先启动新一轮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

还有,武汉大学参与共建的中国首个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成立。“神舟八号”、“天宫一号”对接等国家重大工程也都打上了武大的印记。这一年,武汉大学获批“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6项,是历年获批项目最多的一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0余项,杰出青年基金资助4人。多项指标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

最令人振奋的,是2011年12月8日、9日,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先后公布当年院士增选名单,武大新增5位院士。

仅仅一年时间,武汉大学便一扫阴影,打了个翻身仗。

到了2012年,根据教育部高校学科评估的结果,在95个一级学科中,武汉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测绘科学与技术,地球物理学四个学科均排名第一。此外,还有14个学科名列全国前5,人文社科整体实力位列全国第三。2012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武大在全国高校中唯一入选两项。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