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步方向:人民群众是代表社会发展进步方向的历史主体
我们现在一些党员干部热衷于联系有钱人,联系老板,这不能说就是错。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钱人、老板把他们的钱拿出来推动经济发展也是一件好事,他们本身也是我们所讲的“群众”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是,人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资本不能也不可能是生产力。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的主体究其根本必须是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排斥资本的积极作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客观存在社会主义建设者,但社会主义建设者迟早也要主动走向并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在正确处理劳动与资本、劳动者与建设者的关系方面,共产党人没有必要遮遮掩掩,更不能本末倒置。
把这三个特点综合起来概而言之,群众就是代表进步方向的有共同利益的最大多数。联系群众不能以偏概全,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更不能本末倒置。每当我们联系群众的时候,不妨拿这个标准测一测,看看是不是联系了真群众。想当然去代表群众、想当然认为代表了群众是要出大问题的,但这正是我们一些党员干部目前最大的问题。
可能有的人会说,你这种做法是不是把党员干部划到了群众外面去了,难道党员干部就不是群众吗?这个问题问得好。党员干部与群众是一种辩证的关系。究其本质,党员干部是群众,本来就是来自群众;但是看党性,党员干部又不是群众,而是有信仰的先进分子。论权利,党员干部是群众,我们与群众拥有同样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我们除了为人民服务的权力外,没有任何特殊的权利与权力;但是讲责任,党员干部又不是群众,我们要勇于担当,率先奉献。不丢群众立场,不逃避先进义务,党员干部这种既是群众又不是群众的定位,“鱼水关系”而不是“油水关系”,也客观上决定了党员干部既有联系群众的必要,又有联系群众的可能。
根本是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当年毛泽东在七大上讲:“群众是从实践中来选择他们的领导工具、他们的领导者。被选的人,如果自以为了不得,不是自觉地作工具,而以为‘我是何等人物’!那就错了。我们党要使人民胜利,就要当工具,自觉地当工具。……这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73—374页。)邓小平在八大上更加明确地说:“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8页。)中国共产党作为人民群众实现他们利益、完成他们事业的工具,不仅不丢脸,反而是我们的骄傲、体现着我们的伟大。正因为是工具,离开了使用者,工具就发挥不了作用;没有了服务对象,工具也就没有用。中国共产党存在的意义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为了人民群众也没有必要要共产党。现在有些人把“领导核心”与“工具”对立起来片面理解,既然党是领导核心又怎么能是工具呢?所以“领导”讲得多,“服务”讲得少,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
联系群众,说一千道一万,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最根本的。人民群众最淳朴、最善良、最有感情,但同时人民群众也最有一说一、最敏感如斯、最眼睛里揉不得沙子,我们对群众是真心实意还是虚情假意,群众心如明镜。做到以下“三真”:真心去联系群众、真情与群众交流、真正为群众服务,就能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同、支持与感情。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