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己之道:为村里最舍得花钱
村办公室一楼楼梯处,两排墨绿色的大字很醒目:淡如秋菊做人,清似莲花处世。二楼张勇的办公室外,张贴着牛顿和诺贝尔的画像和格言:“一个人做事没有恒心,他是任何事也做不成的。”
张勇的事迹传开后,获得了“全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四川好人”、“感动绵阳十大人物”等诸多荣誉,有人说他散尽家财为村里做事是“最傻村支书”,但也有网友赞他为“最美村支书”。
对这些荣誉和评价,张勇并没有放在心上。妻子戴小兰说他,“从认识到结婚14年,说得最多的还是铁炉村。”
在一心操劳村子发展时,张勇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2011年10月的一天,张勇在绵阳城区与一家公司讨论合作事宜,说着说着,就晕过去了。
即使在身患重病、数次住院期间,他依然随身带着笔记本电脑,在病床前召集村干部研究村里的发展。
尽管身家千万,但张勇生活得却非常简朴。“不抽烟,不喝酒,开的车也一般。”王纪文说,“从张勇身上,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活着不能光是为了挣钱、为了养家糊口,还要活得有价值,那就是让更多的人活得更好。”“从结婚到现在,他连一只戒指都没舍得给我买,说那是形式主义。”深知丈夫对家乡的感情,看见丈夫向村里投了那么多钱,戴小兰并没有丝毫埋怨。
对自己很“抠”,但只要群众有困难,张勇总是慷慨解囊。每年除夕,他都会自己掏钱买来大米、白糖、猪肉,包上红包,给村里30多位贫困户拜年。村民王宝荣右腿受伤后,生活陷于困境,张勇经常上门送钱送物,并及时为他办了低保。为了村民贷款方便,张勇还在信用社存了5万块钱,用作村民贷款担保。
据魏城镇统计,张勇生前共出资1000余万元用于铁炉村建设,其中捐赠500余万元用于村道、村部及水渠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00余万元建立专业合作社。
如今,铁炉村修起了35公里村道路基、6公里水泥路、3公里用水沟渠,建成1000余平方米的村组织活动阵地;引进蓝莓、芦笋、水产养殖等多个产业。村民年人均纯收入由5000多元增长到近万元,村民们希望,这可以告慰张勇的在天之灵。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