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以改革为动力推进铜陵转型发展(2)

安徽:以改革为动力推进铜陵转型发展(2)

摘要: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既坚持在全局中定位、在大局中谋划,又选准主攻方向,以点上突破带动面上推进,努力做到全局与局部相配套、治本与治标相结合、渐进与突破相促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坚持谋后而定、敢于担当,把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务实作风结合起来,敢涉“深水”,敢于攻坚,使改革为转型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不断拓展工作新局面。

以改革促创新驱动。铜陵市是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国家创新型企业2家,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4个、省创新型(试点)企业11家,又与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比邻,科技资源较为丰富。今年以来,我们针对科技引导资金分散的问题,开展了科技类专项资金清理整合;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开展了企业专利质押贷款试点工作,吸引银行、信誉担保等金融资金参与,共同扶持科技创新创业;针对科技中介服务能力薄弱的问题,实施“科技中介服务购买计划”,有效促进了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和科技成果转化。我们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产业链与技术链深度融合,推动有色金属、化工、能源、建材等优势产业向高端发展,节能环保、装备制造、新能源、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加快集聚;切实强化企业主体地位,着力完善产学研合作平台、科技创业平台和科技中介服务平台,不断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全面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

以改革促绿色发展。铜陵是资源型工业城市,环境保护的压力大、任务重,既要坚持工业强市,又要坚持环境立市。今年以来,我们在生态建设上深入推进森林增长工程,开展城市绿化提升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完成造林绿化面积2.98万亩、城市绿化提升面积230万平方米;在资源保护上,开展了石料矿山、选矿行业专项整治,坚决关闭了21家石料矿山企业,对全市155家选矿企业进行现场核查,决定规范提升33家、淘汰退出7家、依法取缔115家;在植被恢复和扬尘治理上,开展了超限超载、泼洒专项治理,实施了地方非煤矿山植被恢复保证金制度;在信贷支持上,实施了环境保护授信管理制度,构建信贷“绿色通道”,优先支持绿色企业发展;在责任保险上,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首批47家企业进入试点,到2015年全市所有应保企业都将纳入保险范围。我们将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强力推进森林增长和绿化提升工程,开展扬尘治理、石料矿山和选矿行业专项整治,加快 “三线三边”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加强水系、湿地综合治理,着力建设森林城市和滨江湿地城市。扎实推进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建设,全力争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以改革的方法压缩粗放扩张的空间,坚决挡住污染企业,严惩违法企业,加快建立环保长效机制,走低消耗、低排放、低成本的发展道路,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以改革促社会和谐。我们将不断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着力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活力,维护社会稳定。继续深化社区综合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发展,减轻社区工作负担,理顺社区运行机制,创新社区服务方式,构建和谐新型社区人际关系;继续推进均衡教育改革,推动优质学校实施“一个法人、一体化办学”的建设模式,促进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布局和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继续推动政府购买服务,将政府公共服务供应市场化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相结合,抓好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孵化,实行社会组织登记与备案管理双轨制,建立统一规范、公正透明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提升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拓展公共服务的能力;继续深化平安创建,推进全省创新社会管理综合试点市建设,深入开展 “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建立完善信访问题化解机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社会治安防控机制,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切实贯彻全会精神,从铜陵实际出发,改出特质,创出特色,力求实效。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既坚持在全局中定位、在大局中谋划,又选准主攻方向,以点上突破带动面上推进,努力做到全局与局部相配套、治本与治标相结合、渐进与突破相促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坚持谋后而定、敢于担当,把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务实作风结合起来,敢涉“深水”,敢于攻坚,使改革为转型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不断拓展工作新局面。

(作者系中共铜陵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