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为民“贴心人”
熊家林出生在农村,对人民群众有着质朴的爱。他说:“尽心尽力为群众做事是我们党员干部的天职。”他任纪委副书记之后,一直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作为反腐败工作的重点,先后集中力量解决了领导干部在“房子、车子、机子、筷子”等方面以权谋私、奢侈浪费的问题和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路“三乱”、中小学乱收费、医药乱收费等不正之风。
他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建立了健全的信访网络,做到把“下访”做细,把“事访”做实,把“专访”做深,把“回访”做透,努力把信访问题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对督办信访件,他始终做到举报问题未查清的不放过,问题未妥善处理的不放过,调查结论未落实的不放过,不符合呈报要求的不放过。2010年9月,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搬迁的关键时期,熊家林到市纪委监察局机关移民联系点凉水河镇寨山村调研,当了解到移民实物指标不明、对以后生活存在疑虑等问题时,他亲自深入移民家中宣传政策,并组织机关工作队现场逐项核查实物指标,做移民的思想工作,帮助移民卸下思想包袱,积极配合完成移民任务。
想做事,会做事,也能做成事,这是同事对熊家林的评价。针对群众反映的干部饮酒影响工作和干部形象的问题,他组织在全市实施‘禁酒令’,制作分发“禁酒提示卡”16000余张、“禁酒提示牌”近千余块。为保证“禁酒令”的执行效果,抽调人员组成四个督查组进行检查,对检查中查出的一些违规现象,在“周末视点”栏目中予以公开批评,对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收到良好社会效果。
洁身自好“好干部”
“公生明,廉生威”,熊家林深知“己不正焉能正人”的道理,他将这句古训当作座右铭,时刻警醒。作为纪委副书记,做的是“正人”的工作,他坚持按照《党章》、《廉政准则》的要求,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无论是在重大原则问题上,还是在一些生活小节问题上,他都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一身正气。当了纪委副书记后,经常会遇到别人给他送些小礼品、土特产。他均是婉言拒绝,实在推不掉的,第二天他就立即安排人予以退回。为这个问题,有几次甚至当面严肃批评过几个同志,为此曾被人讲他不近人情。打铁须得自身硬。熊家林常说,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记住,不该拿的东西不拿,不该做的事情不做,不该去的地方不去。
无论是在纪委副书记岗位上,还是离开纪委副书记岗位,熊家林都带头讲民主、讲团结、讲廉政,公正无私、一心为公。2012年他主动向组织提出不再担任纪委副书记,将位置腾给年轻干部,自已转任正科级纪检监察员。转任后,他依然一心扑在工作上,积极参与八项规定执行情况明察暗访,顶住压力查处了7名违纪违规的党员干部。2013年7月12日,他拖着虚弱的身体来到该市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徐荣的办公室,汇报近期身体状况和工作开展情况。7月17日下午,他又找到该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余平,商讨工作落实情况……
在丹江口市纪委工作期间,他所分管的工作多次得到市委、市政府及上级纪委的肯定,个人被丹江口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纪检监察干部”等荣誉称号,但是他总是说:“我做得还不够”。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熊家林在从事纪检监察工作9年来,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忘我的工作精神,用坚持和守护,脚踏实地书写了一个纪检监察干部的忠诚与大爱!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