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二孩”后家庭教育如何升级    (7)

“单独二孩”后家庭教育如何升级 (7)

【对话双子女家庭】

我为什么要生两个孩子?

■本报记者 常晶

【李一慢】“70后”全职奶爸,有两个儿子。他在家庭中展开研究,写了家庭教育方面书籍。

记者:为什么想要再生一个宝宝?

李一慢:思想基础是我们夫妻都喜欢多子女,我们一直希望生育两个孩子。喜欢李宗盛的一首歌《希望》中描绘的场面:养几个孩子是我人生的愿望/我喜欢他们围绕在我身旁/有一天我会越来越忙/还好孩子总是给我希望。

 记者:那么准备要第二个宝宝前有哪些担心,做了哪些针对性准备?

李一慢:真要生需要克服许多障碍。政策、经济、精力都先不讲,我觉得排在第一的是孩子妈妈的刀口,那可是要生生在原刀口再来一次啊!我很不愿意让葫芦妈妈再受苦。但是葫芦妈妈的勇敢成全了我们的大家庭。当思想基础达成共识,生理基础就是自然而然的过程了。

我们给第一个宝宝做了情感、思想与物质上的铺垫。我还专门买了一本小兔波力的绘本《我要当哥哥了》,跟儿子谈谈爸爸与伯伯、妈妈与小姨的故事,让他了解兄弟姐妹的亲情与快乐。

记者:第二个孩子给家庭带来哪些改变?

李一慢:最大的改变是我们成了特殊群体,相对于独生子女家庭而言,孩子妈妈发现自己很强大,潜力无限,本来对付一个都困难重重,现在成了育儿达人。

【海江贤】“50后”母亲,两个女儿现在已经大学毕业,在北京从事服装设计与新闻工作。

记者:您所在的那个那年代正值独生子女政策实施初期,当时为什么考虑生第二个宝宝?

海江贤:从政策上来讲,我们的家庭并不违反国家规定,因为我是蒙古族,少数民族家庭可以生第二个孩子。作为家长我们希望孩子以后能有个伴,相互有个照应,互相帮助。

记者:第二个孩子带给你们怎样的压力?

海江贤:我的孩子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那时刚刚改革开放,社会经济还不是很发展。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过年时给孩子买衣服,我们要买两套,一人一套。当时交学费110元一学期、间餐费每月30元,什么都要交双份,买什么都要买双份的。我的女儿8岁那年非常有趣,每到交钱的时候不给她带好钱她就不去上学。

现在大概估算一下,把两个孩子一直培养到大学毕业,每个孩子至少15万元。独生子女家庭的花销就减少了许多。经济负担往往是许多两孩家庭的最大负担。

记者:这么大的压力后悔生第二个孩子吗?

海江贤:虽然说有压力,但是我们收获的爱和力量是无法比拟的。其实,带两个孩子并不用费力,两个孩子一起游戏、结伴上学、互相鼓励与竞争,省去家长许多陪伴孩子的时间。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自私、孤独、不善于交流的问题,而是学会了宽容、谦让与爱。

与此同时,可不像现在的很多家庭,一个孩子拴住一个大人。现在,孩子都已经上班了,我观察她们的为人处事方式,大方、谦让、能融入团队,还有许多朋友。两个孩子给予家庭的回报更多,举个通俗的例子,一到过年,大女儿买一件衣服,二女儿买一条裤子我就有一身的衣服,孩子也没有感到压力非常大;大女儿陪父母一天,二女儿陪父母一天,我们就度过了两天快乐的时光。一分付出就有一分回报,多一分付出收获的幸福和快乐更多。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