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启迪:这对引进的人才本人和学校都不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再有一方面,这些引进人才回来以后,跟国内工作的人的关系也要处理好。现在“千人计划”已经发展到“万人计划”。从总体上讲,争取人才回来是桩好事,我们希望把好事真正办好,要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避免刚刚讲到的一些弊端。真正做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所讲的,要让留学人员“回国有用武之地,在外有报国之门”。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这既为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也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您心目中,何为“更好的教育”?
吴启迪:我理解的“更好的教育”,不像美国的,也不像欧洲的,是中国自己的。从中小学来说,要解除孩子的负担,要给他们留有空间,发挥创新能力。其实我觉得,现在的高中到了第三年基本上就是复习备考了,这种状况是不好的,能不能通过一些改革,改变这种状况。就高等教育来讲,要更加往培养创新人才这方面去发展。我支持大学生去参加一些竞赛。我认为不只是异想天开才叫创新,创新的背后往往要有实践,要动手,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另外,讲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我认为需要强调价值观问题,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说是成功的前提。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对我们的教育,我认为也应该有自信。只要在现有基础上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稳妥地发展,踏踏实实地再干上十年二十年,中国教育的发展将会更加健康,提供给老百姓的教育条件也会更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