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从明年开始削减资产购买规模,标志着已实施五年的量化宽松政策(QE)退出大幕正式开启。
此前,全球决策者和分析人士均担心,美国停止向全球经济“注水”或许将导致全球市场新一轮动荡。因为美国退出宽松政策,意味着美元升值、国际资本回流美国,无论是国际油价、金价,香港、上海的房价,还是孟买、曼谷的股价都将受到重大影响。
不过,从全球市场反应来看,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市场反应都出人意料地平静,预想中的金融风暴似乎没有出现。综合新华社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意见,在后QE时代,那些改革不力的国家将受到更大挑战。
市场冲击已被提前消化
但凡炒过股票的人都知道,很多时候消息释出意味着利空出尽、股票上涨。原因在于,虽然公布的是个坏消息,但由于市场已经对可预见的风险提前消化,真等到坏消息公布的那一刻,反而没什么值得恐慌了。
同理,对于美联储退出宽松政策,全球市场已经充分提前消化。早在今年5月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第一次提出退出说法后,新兴市场就出现了一轮金融动荡;在9月类似情形再次出现。从年初至今,印度、巴西、土耳其、南非和印尼这五个公认的最容易受外部冲击影响的新兴经济体本币均已贬值超过10%。
法国兴业银行分析师阿米特·阿格拉沃尔认为:“全球市场似乎出色地提前消化了美联储政策冲击……全球新兴市场再次出现大幅调整的可能性很小。由于年底流动性不足,或许会有一些市场波动,但我们认为不会再出现今年夏天那样的抛售风潮。”
除市场之外,各国决策者也已做好充分准备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巴西总统罗塞夫18日也表示,巴西对美联储的决定已经“做了十分充分的准备”。她说:“人们过去曾比喻,如果美国打个喷嚏,巴西就会得病,但现在情况并非如此。”
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也对记者表示,美联储宣布减少购债规模,资金流向随时可能逆转。不过,香港的金融系统一向非常稳健,可以应付资金大出大入,而联系汇率机制亦有效维持港元稳定。他说:“事实上,我们为联储可能退市已做好准备。”
(12月18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在华盛顿举行记者会。在结束本年度最后一次政策例会后,美联储18日宣布,从明年1月起将长期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购买规模各缩减50亿美元。这样一来,从明年1月起联储月度资产购买额度将从现在的850亿美元缩减至750亿美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