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群众路线凝聚民族复兴力量(3)

以群众路线凝聚民族复兴力量(3)

核心提示:群众路线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科学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内容丰富而颇具特色的党的群众路线。研究、坚持和发展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对于我们党凝聚“中国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蕴涵丰富而深刻的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体现了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及有所区别又相互衔接渗透的几个方面。

(一)群众路线是一种认识论和价值理念。作为认识论,群众路线反映了党在人民群众历史地位、历史作用以及党同群众关系问题的基本观点。唯物史观的精髓,就是“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有伟大的、无限的创造力;中国是中国人民的中国,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一部分,是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和人民是中国的决定性因素,相信群众、相信党是两条根本的原则;党本身无私利可图,而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依靠群众一切困难都能克服,离开群众则一事无成;党的任务,是根据群众的需要和愿望领导群众前进,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卫建林:《党的历史是形成和完善群众路线的历史》,载《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第14页)。同时,上述观点表明,党不仅是中国政治社会发展的根本领导者,而且将代表社会中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实现最大多数人的解放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因此,群众路线在很多时候被上升为党的政治路线的高度,体现了党的一种价值取向。

(二)群众路线是决策方式和组织原则。作为一种决策方式,“群众路线”包含一般决策过程基本要素,包括信息采集、议程设定、政策策划、政策确定、政策实施、政策评估等几个阶段,只是用语不同。但与西方决策过程模式不同的是,它的基本特征是“周而复始”、“无限循环”,领导者与群众之间的互动关系贯穿于政策推行始终,并主导整个政策过程。在领导者与群众、群众与政策的不断互动中,政策得以不断产生、施行和修正,当“群众路线”能够在决策中得以遵循和落实时,政策便能平稳而充分地展开,“基于政策的不断检验和修正,‘群众路线’提供了一个应对冒险的策略。”反之,便导致决策过程的间断以及政策本身的极端偏向(李华:《“群众路线”:政策推行》,载《上海党史与党建》2012年5月号,第12页)。同时,作为党的根本组织原则的民主集中制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表现和应用:“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列宁主义的组织原则,是党的根本的组织原则,也是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应用。”(《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25页)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有机统一,就党的生活中的民主集中制而言,党的领导、中央和上级组织既要发挥党员、地方和下级组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要对后者进行必要的领导与集中,这与“群众路线”逻辑中党与群众的基本关系是一致的,这种关系更加强调二者之间严格区分基础上的相互认同和学习,而非简单的领导和服从。此外,民主集中制不仅表现为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结合,它往往也表现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以及集中起来、坚持下去等,这些内容之间从根本上看都是统一的,都与民主集中的这一组织原则构成一致性(李华:《群众路线:内涵、逻辑与特质》,载《上海党史与党建》2012年1月号,第6页)。因此,先民主后集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领导与群众相结合既是民主集中制,又是“群众路线”。

(三)群众路线是一种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党的根本工作就在于动员、领导和组织群众,因此能否做到依靠群众、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并到群众中去就成为党的具体工作内容、方法与成果的根本标准。具体来说,就是党在具体的群众工作中必须摆脱空谈空想,更多地关注实际工作;党作为少数人的团体必须走向作为多数人的群众中间,考察群众状况,接触群众具体生活;党在工作中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而应时刻关心群众的需要和情绪;此外,党还必须在工作中选择灵活多样的、适合的具体工作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党与群众从根本上是一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党对于群众的工作主要表现为党对于群众的领导,因此这里的工作方法主要便是一种领导方法,也就是说“群众路线”既是一种工作方法,也是一种领导方法(李华:《群众路线:内涵、逻辑与特质》,载《上海党史与党建》2012年1月号,第5页)。此外,引申而言,党的任何工作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群众,都与群众的利益和解放之间有着深刻的关联,因此“群众路线”作为工作方法也不仅仅体现在党与群众所发生的具体动员、组织和领导的关系中,党的任何工作中都必须体现和坚持这种工作方法的要求。

(四)群众路线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工作作风。作为道德规范,群众路线要求共产党人为人民的事业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是做官而是成为人民的朋友和勤务员,一切言论行动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凡事替人民着想,时刻关注群众生产、群众利益、群众经验、群众情绪,切实解决群众的困难,给群众看得见的物质利益;每到一地,都和群众打成一片、向群众学习,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要做人民的先生,就先做人民的学生。从党对于群众的工作作风而言,党虽然是群众的领导者,但党并不能凌驾于群众之上,党在领导群众的同时必须注意自己对待群众的态度,要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态度对待群众。

三、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群众路线蕴含着党兴衰成败的全部秘密。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每当处在困难时期,或者处在重大转折时期,毛泽东总是用群众路线思想教育和武装全党,鼓舞人们去战胜敌人,克服困难。历史已经证明,当政策错误、同人民群众关系发生问题的时候,失败和灾难就会降临;当回到群众路线和正确地坚持这条路线,党重新得到人民群众的时候,党就得到挽救和再生。当前,我国改革发展事业又处在一个关键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向实现中华民族百年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目标迈进。坚持发展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