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中央提出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而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这是一项新的实践活动,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当前,一些领导干部在如何对待人民群众上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一些党员干部宗旨观念淡薄,摆不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高高在上、漠视群众;在个别部门和单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违背群众愿望、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提醒我们,加强宗旨观、群众观、权力观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破除影响日常服务群众的推诿、拖拉、回(躲)避问题等问题,也很关键迫切,急需从以下四种思想意识方面加以防范:
一是防“怕担责任”的思想意识。怕担责任,总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对自己职责范围内事情因业务掌握不精而不能作为;二是对超出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因自让为不便处理而不敢作为;三是对纯粹群众间的个人事情因不想“多事”而不愿作为。这种“怕担责任”思想的出现,主要是受“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思想的影响造成的。
二是防“怕被误解”的思想意识。“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在实践工作中,虽然基层干部大都能做到勤恳敬业、无私奉献、不计得失,但在为群众着想或为单位发展所做的努力中,有时会因偶然或尺度把握及沟通的不完全到位等原因,使事态的发展部分偏离了目标,而被当事群众或单位组织上误解,使自己一时或长期处于被动的工作局面,怕“受屈”心理不容易得到各方最终理解。
三是防“怕得罪人”的思想意识。“百姓是水,官员是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尤其是在定期组织开展职工群众民主评议干部工作时,“得罪”人多的实干干部心里自然就会很心“虚”,怕因工作使自己在职工群众中的测评“分数”不佳,束缚了个人积极、大胆开展工作的积极性。
四是防“怕人嘲笑”的思想意识。实践工作中,基层干部日常还怕的就是“一些人的讥讽”“个别人的怪脸”“背后的说三道四”等等,从而使本来很正常的积极全面基层工作开展,出现让基层干部自己觉得有失脸面的局面,影响自己的工作情绪。
(作者单位: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委组织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