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的领导点评、党员互评、群众测评,使得窗口人员对什么是好的服务什么是差的服务一目了然,不断改进工作作风。2011年,中心被团中央授予 “青年文明号”称号。
近年来,机关事业单位对新录(聘)用人员的人事档案转递时限要求越来越紧。在企业工作两年多的杨海英考上老家四川的一家事业单位,单位要求她在3-4天内提供人事档案。如按照传统转递渠道耗时较长,容易耽误新录 (聘)用人员接受政审,使他们失去录 (聘)用资格。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主动联系档案调用单位,及时派员提取档案,在紧急情况下经档案调用单位函告可由个人携带档案。我们完善相关手续,及时放行档案并适时跟踪,确保了档案安全、及时、有效的传递,保证了新录 (聘)用人员政审工作及时进行。”张芳安说。
像杨海英一样的例子在当地还有很多。让更多群众满意,让更多群众认可中心的服务品牌,是他们一以贯之的努力方向。
紧扣发展主基调优质服务重实效
为展示贵州人才工作的成就,搭建人才交流平台,拓宽各层次人才引进渠道,2013年3月,第一届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成功举办,这是中心作为主要承办单位之一与相关单位共同努力、积极筹备的结果。
博览会收集整理全省各类人才需求4.2万余个、引才项目1494个;组织特装展示单位25家、现场单位612个;组织3个高级人才寻访组外出与北大、清华等45所著名高校建立了人才寻访渠道,寻访到博士608名,邀请281名博士参会;现场接待各类人才2.8万余人次,其中博士1029人次、硕士7576人次;2905人现场签约,其中博士363名、硕士1433名。
2013年11月中下旬,中心参与举办了贵州省 “5个100工程”海外高层次人才专场招聘洽谈活动,共收集1847个人才需求和96个项目需求;组织省内需求单位开展人才和项目对接工作,收集人才引进对接意向143个、项目引进对接意向149个。
一项项成绩的取得,印证了贵州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贵州省人才大市场)紧扣贵州发展主基调、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成绩成效。正如张芳安所说,荣获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2011-2013年度优质服务窗口称号只是一个新的起点,为了争取为贵州人才事业继续服好务,紧扣贵州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他们的事业才刚刚起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