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经济圈规划历程

京津冀经济圈规划历程

摘要:国家发改委于2004年11月正式启动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的编制工作,京津冀都市圈地跨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的石家庄、保定、唐山、秦皇岛、廊坊、沧州、张家口、承德8个地级市。据媒体报道,2010年8月5日,该规划已上报国务院。

无论是协调发展概念的提出还是整体发展规划的编制上,京津冀早已没有了第一次。

早在1986年,环渤海地区15个城市共同发起成立了环渤海地区市长联席会。而国家的十一五、十二五规划中都提出了分工协作、一体化等概念。

而对于这一区域的规划编制,国家发改委早在2004年就已启动。

规划早已提出,为何今天还在编制?有学者表示,规划编制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调整,其间也存在利益诉求和博弈。

平衡“发展权”是规划编制重点

编制规划早已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政策问题。一位曾参与京津冀经济圈规划的学者向北京青年报表示,由于京津冀三地已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各地都会为自己的发展“呐喊”,如何平衡大家的“发展权”就是规划编制的重要问题。

国家发改委于2004年11月正式启动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的编制工作,京津冀都市圈地跨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的石家庄、保定、唐山、秦皇岛、廊坊、沧州、张家口、承德8个地级市。据媒体报道,2010年8月5日,该规划已上报国务院。

然而直到今天,京津冀一体化似乎仍然停留在概念上,并未获批。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此前对媒体表示,因为首都在这里,这个区域确实需要一个高标准的、能代表中国发展趋势和目标方向的规划,正因为对这个规划寄予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一直没有出台。

虽然一直没有规划落地,但并不意味着京津冀的协调发展没有规划可以遵循。

比如,每隔5年,国家都会编制战略规划,每隔10年左右,城市都会编制总体发展规划,甚至省一级政府会编制省域发展规划,因此在没有京津冀一体化的时候,京津冀三地的本地规划正如“红宝书”。

有学者对北青报表示,三地规划,会贯彻“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城市群内部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和“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打造首都经济圈”要求。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