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个硬条件在我们北京周边很明显,因为这个区域和北京落差很大,在北京我们进入后工业社会,服务业为主导,天津在工业化的后期,还是以工业为主导,唐山他们都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再往下走,我们说的邯郸,甚至保定,他们都处于工业化的初期,农业还占着很大的比重,因此这种落差还反映在我们周边的有25个贫困县、230万贫困人口。大家可以想一想,贫困县、贫困人口,这么多成片的,可想而知他们的公共服务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公共服务肯定是很差的。所以在我们北京医院看病当中,三甲医院里面河北籍到这儿来看病的人占到1/3,所以经济水平越落后他的公共服务就越短缺。同时,我们看到这个区域的产业结构也就更落后,以钢铁、建材、化工、煤炭这些传统产业为主导,因此,消耗资源也多,环境污染也大,所以现在我们在京津冀地区每一年消耗3.5亿吨的标准煤,但是北京消耗只占7%,天津占13%,河北占80%,所以这种落差反映在方方面面。所以我在这儿谈的,我们要满足北京和周边合作、共赢、发展的最基本的硬件条件排在重要位置的就是硬件服务,要把我们的医疗、教育很好的发展起来,这儿能够基本的满足他的生活,这是很重要的第二个条件。
主持人:那么关于大家比较关注的就是,这些周边卫星城的一些硬件条件建立起来了,好,咱们北京该做减法了,也要疏散出去一部分,那么北京如何来做这个减法?侧重点是在哪儿?
赵宏:这个减法也不能无序的做,现在我们看河北的积极性很高,有这种热情,也可以理解河北为什么积极性很高,我理解两个需求:
第一,转型的需求。因为为了我们整个北京地区雾霾的治理,河北已经下决心砍掉了很多钢铁、玻璃、建材、煤炭等很多传统行业,他们的财政收入怎么解决?他们的就业怎么解决?在这个转型当中他们的城市压力也是最大的。
第二,发展的需要。在我们北京周边,我们河北这些区域,还有这么多贫困县,这些老百姓迫切的希望获得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带来的智慧,是发展的需要、转型的需要,使得河北面对京津冀的积极性非常高。
但是我现在认为,积极性高是一方面,如何进行顶层设计永续发展至关重要。因为河北有11个地级市,每个地级市下面有十几个、甚至二十个县级市或者县、区,每个地级市下面又有若干个开发区,甚至每个县下面又有一两个开发区,这样算起来能够跟北京对接的主体就有几百个,所以我们看到北京市的很多单位,尤其是中关村政府部门,每天都要接待大量的有对接愿望的诉求者,我们河北来的,大家积极性很高,我们也热情接待,但是这种对接是无序的。
因为北京是一个城市,我们应该树立一个观念,就是联合起来做蛋糕,京津冀地区作为我们第三个增长极,一定是代表国家在全球具有竞争力的城市群,在这个城市群里面我们短缺的东西还很多,比如我们短缺的创新能力,中关村要发挥创新能力,周边一定要把转化功能做完善,我们的基地、各个产业领域的孵化器能不能去做。再比如北京的服务业,还有很大的发展,我们的服务业、金融,我们的后台能不能在我们的周边区域来做。总之,我觉得应该是功能合作,北京做他适合做的功能,比如总部的功能,我们河北周边做他具有优势的功能,因为你希望做更高的功能,在条件不具备的时候现在做不了,不是说未来不能做,是现在不能做,比如希望把总部搬出去,这种愿望是好的,在国外这种情况也存在。
我专门到华盛顿和他的政府官员去交流,我说你在美国有很多总部都在一些小镇上,我们中国的总部为什么都要集中在大城市,我说是不是你们这些城市逆城市化已经在进行当中,这样你的人才是不是已经均衡化了,因此你的总部可以在哪个地方放都能找到人才,无所谓了?他说,NO,不是。他给我讲了几个道理我觉得非常有启发的。他说,第一,我们这些镇往往都是临近大城市的,不可能是非常偏僻的。第二,我们这些镇一定是有非常好的生态环境。第三,这个镇它的成本价格比较低的、比较便宜的。第四,我们交通问题基本上解决了,即使走高速也不堵车,因为他已经很分散,多中心格局形成了,因此很多单位选择到我们的地方来。但是有一条,我们用的人才依然是大城市的。所以这就说明什么呢?说明这个人才是核心,但这个核心要修建一个通道,让他能够流到你这个地方来,或者能够承受流到你这来工作的条件,那就可以了,所以说现在我们还不具备、周边也不具备把总部迁出去的可能,但是未来是可以的,比如我们的城际铁路修好,高速公路也不堵车,大家很便捷的开车半个小时或者四五十分钟就到了,那边环境又非常好,我们总部也可以搬过去了。
主持人:我觉得其实这也是一种趋势,参考一下发达国家的,这样等于也是对中国的人才实现一个优化配比,也是做了一件好事。
赵弘:所以这个硬件条件是第一位的,我最近做研究也表明这个道理,比如近十年北京新增了七八百万人口,但是朝阳区吸纳了22.5%,昌平区吸纳了17.5%,海淀区吸纳了15%点几,这三个区就达到了50%多,如果加上丰台、加上顺义、加上通州,这六个区占到了85%点多,但是同样在北京我们就发现,延庆只吸纳了0.4%,平谷吸纳了0.7%,密云吸纳了0.9%,这就表明同样在一个行政区条件下,都在北京,但是你如果不具备区位条件,不具备基本的交通快速通达的交通条件,你依然吸引不了人口积聚,更吸引不了产业的积聚,所以我觉得从这个意义上更能体会到我们京津冀发展同样的道理,所以我们要想吸引产业过去,要想吸引人才过去,要想吸引一些居住功能或者服务功能到周边去,一定要把通道建起来,这是第一位的,必须建立起来,而且这个通道一定是快捷的,一般的坐公共汽车这种慢慢的速度是不行的,一定是快速的,半小时就到达的,同时那个区域应该有基本的公共服务来满足人们的生活。
如果把这两个条件具备了,我们北京能够在周边选择若干个产业功能区,就是说的不要遍地开花,比如我们可以选择在涿州这个地方,六七十公里就到北京了,这样搞一个,比如现在他们提出来要建设医疗、康体服务的中心,像301医院建立了康复中心,如果再有几家三甲医院进驻到这儿,又有城际铁路联系起来,这个地方就形成了一个以医疗服务、健康为中心的服务业。随着这个服务业的发展,比如中关村一些搞生物医药的、搞医疗健康的,这些服务业就可以围绕它进行产业链的布局了,我们一些终试也可以搞到这儿,一些生物医药的高端生产也放到这里,慢慢形成医疗为整个医疗服务产业链条的区域,特色也就出来了。类似这样的思路还可以在固安来做,比如固安这个地方有临空经济,第二机场起来以后临空产业的发展,这个地方也可以发展起来。我们第二机场要在固安的北边、大兴南边建设,这样的思路也是可行的。同时也可以考虑燕郊,有三四十万人口在这里居住,我们在这里搞一个卫星城。廊坊是不是也可以考虑这个地方来建设,同时我们说天津的武清、宝坻也可以进行这样的思路的规划。总之形成这样卫星城建立起来,这是我们当务之急应该做的硬件条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