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问题怎么解决?这个是现在大家正在研究的问题。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个人的看法,一方面我们要具体分析这些问题。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借鉴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他们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过去几年,我们跟OECD国家就国有经济的改革发展问题做过大量的交流,我发现他们整个的国有经济总体的管理和经营框架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
我们过去国有企业改革,大家可能也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在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的时候,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发现很难深入推进,为什么?因为受制于整体的环境,受制于外部环境。OECD它的框架,我简单介绍一下。它认为国有经济的总体框架应该包括四层:一层是政府部门,政府部门它是制定公共政策的。第二层,应该是所有权部门,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国资委,类似于国资委的国资管理部门,他们是落实政府的政策的。第三层,企业董事会,它是企业的决策层。第四层是企业管理层。
第一个问题是国资的布局问题。现在我们国家国有资本的布局,基本是历史形成的,主要是两个来源,一个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大中型企业,特别是抓大放小之后,我们从大量的中小企业退出之后,我们保留了一些大中型的企业,这是一个历史形成的布局。第二,改革开放以后,国家为解决发展瓶颈和制度问题,对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增加投资。我想也包括国家在粮食领域的一些投资,为了保持社会稳定的投资。那么更多的是在道路、桥梁这些基础设施,还有铁路、民航这些基础设施,还有能源这些领域的投资。这个是历史形成的布局。这个布局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可以说是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现在我们再回头来看这个布局,我们是不是应该继续保留这样的资产布局呢?这个就需要重新分析了,这个要分析我们现在新的发展环境和新的发展条件。在新的形势下,我们看到民营经济不断壮大,成为国家发展的主要力量。大家知道我们国家现在GDP70%来自于民营企业。过去我们的基础产业,民营企业它没有实力投,或者不愿意投,现在民营企业可能是争着投、抢着投。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是不是继续要在基础产业、基础设施保持这么大的投资呢?这是一个问题。现在多数人认为没有必要保留这么大的投资,如果民营经济愿意进入的话,可以交一部分让民营经济来做,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现在中国发展到当前的阶段,我们经济社会的发展瓶颈已经从基础产业转变为创新。同时,社会环境、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有学者提出来,我们能不能够将一部分国有资本转向这些领域。所以在新的形势下,中央在三中全会就提出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当然这个战略是新的战略,要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前瞻性战略新兴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