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马骏:改善公司治理 推进国企改革(6)

我们国家的财政预算,实际上包括三个预算:一个是公共预算,一个是资本金预算,一个是社会保障预算,这三个预算是相互关联的。当社保资金不足的时候,现在我们政府做的是财政拨款来补足。现在资本金预算有少量上交给公共预算,将来如果社会保障预算缺口大的话,也可以考虑从国有资本拨一块到社会保障。所以的话,我们可以从一个更大的视角、更广的视角来看待国有资本的作用。过去几年,从2007年开始,央企上交红利,这个上交红利是逐年上升的。为什么到2007年才上交红利?当时国家是有考虑的,是考虑到由于改革的原因,有一段时期国有企业采用了拨改贷的方式,国有企业负债比较高。另外还有历史包袱。这样的话,希望通过国有企业的积累来解决高负债的问题,来解决历史包袱问题。这是当时的一个考虑。到了2007年以后,国有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家还是考虑上交红利。

目前,央企上交的比例大致分为五类。政策性企业是免交的;军工企业转至科研院所,这个上交比例是5%;一般性竞争行业是10%;一些自然垄断性行业是15%;烟草是20%,这个平均下来大约是9%。要解决这个问题,国有资本它的作用发挥不够,要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它的经验。他们的一个重要做法,政府制定国家所有权政策。

关于第二类问题,国有企业的活力问题,刚才讲到,主要是有三个原因。我们先讲第一类原因,国资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刚才有同志也关心这个问题,关于国资管理体制的问题。前面讲的问题,国资布局的问题,可能是比较宏观的问题,在座的各位可能对这个不一定感兴趣。讲到国资管理体制的问题,我想这个跟在座的各位可能关系更加密切。大家知道,国资委成立以后,实现了管资产、管人、管事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这个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解决了众人揽权无人负责的状况。

责任编辑:陈航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