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张华抢险你不能说一个大学生换一个老农值不值,划算不划算,要的是这个社会的精神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见到别人的危难,一个普通的公民应该不应该进行救助,它要表现的是这个真理判断的东西。而不简单的是价值判断,不要把市场经济的那个市场逻辑带到价值观上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2月17号讲话当中,也是特别强调要加快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不是因为我们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总书记他就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了。有一些宣传部门的同志,往往一提出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不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了,这个倾向是不科学的。习近平总书记至今还是两个概念一块提,并且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在前面的。他说我们要大力的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要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征、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要努力抢占价值体系的制高点。这就是习总书记今年2月17号说的,可见价值体系不能够放弃、不能够淡化、不能够把它束之高阁,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统领,它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上面的东西,绝对不能离开这个。因为它代表着真理判断,价值判断不能离开真理判断,这是我讲的第二个问题。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内核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这8个字的内容,核心是集体主义指导下的道德建设,这8个字是道德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了集体主义等三大主旋律,这是我们国家从建国以后就经常提到的主旋律,至今没有改变,在十八大报告当中也有这段话,要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要深入开展这三个主义的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丰富人民精神实践,增强人民精神的力量,这是十八大的号召。有一些人说,强调这三个主义就是强调这些传统的东西,现在应该强调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的东西,不能强调这三个主义,强调这三个主义就等于忽视了文化传统的那些内容。我认为不能把这三个主义和中国文化传统的内容对立起来,而是这三个主义代表的内容,更加具有时代性,更加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绝对不能淡化的,也不应该和中国优秀的古代文化传统对立起来。
首先要强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这才能够体现我们国家的性质,我们当今的需要,我们时代发展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5月4号到北京大学和同学们进行了座谈,谈得很好很深入。有一段他也集中谈了价值观的问题,谈了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他在谈到核心价值观的问题的时候,他就把核心价值观归纳为道德问题,他说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习近平同志这个话就非常明白的把这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的最后这8个字,归到“德”的层面上了,他是一种道德。在2月17号讲话当中他特别强调道德价值,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要理解道德价值,它具有的十分重要的作用。
他说在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中,道德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是他的一个判断。还是明显把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的核心价值观当中的个人层面的这些内容,规范为道德。要规范为道德的话,我们就找到这个建设的途径了,为什么?因为你既能规范为道德,而道德建设是必须有集体主义来指导的,我们就找到三大主义的指导作用的根据了。这个根据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呢?是1996年10月10号,《中共中央文件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在这个中央文件里提出了说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原则这个判断,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原则,就是中央这个文件提出来的。因此既然以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原则,那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当然也要遵守集体主义的总原则,因为道德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它也应该遵守集体主义的总原则,也就是道德的是非,善恶的评价,应该取决于是否坚持集体主义的人生价值观。
如果人生价值观当中抽掉了集体主义的指导,那么这个价值观也就不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了。坚持集体主义原则我们应该特别感谢或者说是敬仰这个领域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具体说来应该感谢中国人民大学著名的伦理学家罗国杰教授,他是看到了中央文件的一个草稿当中,缺少集体主义总原则的这个内容,就积极给中央建议,指出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受到中央的赞赏、采纳,在正式的文件里就补充了这样一个内容,提出了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的这个问题。把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原则,这些内容在罗国杰教授的文集里我们能看到他的原稿。应该说把集体主义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总原则,罗国杰教授是有杰出的贡献的,我们不应该丢掉老一辈学者经过科学研究而发现的真理,也更不应该从社会主义的方向当中来忽视集体主义原则的作用。
不仅是这样,中共中央后来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也体现了这些原则,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道德建设的这种继承性。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功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这一番话就是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当中说的,要从我们的现实国情出发,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为基本要求,来搞好公德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家庭美德建设,这里也提出了集体主义原则的问题。
习近平同志在去年的5月4号,同全国各界优秀青年代表谈话当中,也强调了集体主义原则和道德建设问题,他说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又把这三个主义强调了一遍。一定要自觉的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这样的思想,要积极倡导社会功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这是在2013年5月4号他给青年代表谈话的一些内容。这样的思想在我们国家精神文明建设当中应该说是一贯的。在1996年中央的关于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当中,就提出了坚持这三个主义,其中包括集体主义的问题,他在文字当中说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基本建设任务是什么呢?下面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还是三大主旋律的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这是道德建设的三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