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林:从个人层面深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讲座之七

摘要:当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主流。本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列讲座最后一讲,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刘书林教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个人层面,主要讲了以下三大方面内容: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内容的来源和界定;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内容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指导下的道德建设。后续我们还将陆续推出其他专题讲座,敬请关注。

我们之所以没有变成伊拉克,我们之所以没有变成利比亚,不就是我们有两弹一星吗?我们有两弹一星不就是因为有这么多以国家事业为主的为自己的生命的,这些好的科技人员吗?他们的贡献值得不值得我们尊敬呢?值得尊敬。但是你说他们的努力就是单方面的白白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吗?也不是,朱凤蓉同志在这个会议上有这么一段发言,她说我和我的丈夫都是清华学子,长期来我们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多次获国家科技奖励,现在我们双双被授予少将军衔,说实话我们是从清华毕业的极普通的学生,仅仅因为我们投身到了一个伟大的事业中,仅仅因为我们把自己的理想追求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才体现了我们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番话说的很精彩,我觉得江泽民同志在现场以极其热烈的姿态为他鼓掌,可能就是因为这一段精彩而朴实的话。

这一段话说出了一个真理,作为我们个人,我们应该把自己的理想追求,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这就是集体主义的要求。在这个过程当中,在这个工作当中,国家和事业又成全了我们自己个人的成长,使得我们自己成为科学家获得科技奖励,被授予少将军衔,这就是个人的成功。我们为集体的事业而努力,集体成全我们个人的成长,这就是集体主义,这就是集体主义的三句话所包含的核心内容,你说简单不简单呢?也很简单。合理不合理呢?当然是合理的。难道还有比这个更合理的逻辑吗,但是在现在的社会里,价值重心却发生了倾斜,出现了这样的现象,由于整个社会的利益驱动,由于很多人对利益驱动的这个社会机制,他陷入盲目或者浮躁,结果就出现了这种偏差。

这就是想自己的利益,有些人就想的越来越多,甚至不想别人的利益和集体的利益,想眼前的利益想的就越来越多,甚至少想或者不想长远的利益、根本的利益,这就使得价值观的天秤不平衡了。会带来什么后果呢?公共秩序紊乱,起码的公共秩序都维持不了,表现为人民素质的低下。好多人在社会上遇到一些人的不良行为都知道发议论,素质太差。当你说他素质太差的时候,你知道不知道他为什么差,他的根子在哪里,他的根子就在于他没正确处理个人和别人的关系,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这个问题不纠正他的行为好不了,个人的道德状况好不了。

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经济上存在的一些混乱,假冒伪劣、三角债、坑蒙拐骗,本质就是一个顾自己不顾别人。再说了顾自己不顾别人走的极端就是极端个人主义,汶川地震的时候那位把学生丢下不管跑出去的教师,在中央电视台还说了一番道理,你们能接受他的道理吗?他说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我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你们喜欢这样的人吗?这叫什么人呢,这叫做价值观发生严重倾斜的人,这种倾斜别说在社会主义国家,就算在新加坡这个资本主义国家都通不过。李光耀先生是新加坡的一任元首,他在执政的时候,发表过这样的言论,说无论是在繁荣的黄金时代或混乱的年代,亚洲社会从来没有把个人的价值放到社会的价值上面,社会始终都比个人重要。我想这就是把亚洲人从极大的苦难中拯救出来的价值观。后来到了李光耀退职以后,他的接班人吴作栋执政的时候,于1991年1月4号,就根据李光耀的这些价值思想,制定了新加坡的5大共同价值观,这5大共同价值观是国家至上、社会为先这是第一条,讲的是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国家至上、社会为先,他没说个人放到国家前面,他没说可以光顾自己不顾社会和别人,新加坡都强调这样的,难道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反倒不如它,这就不对了。

我们用集体主义来指导道德建设还有第二个侧面,就是我们的人生价值的标准得搞端正了,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人生价值的标准,现代社会流行的就是两种标准。

第一拿金钱和资本来衡量一个人有没有价值。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上都是这样,谁有钱、谁有资本、谁的钱多、谁的资本巨大,谁就有价值,谁就受尊敬,谁就能当官。但是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流行的是另外一种人生价值的标准,这就是劳动和奉献,谁的劳动态度好,谁对社会的贡献大,谁就受尊敬,谁就有价值。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他把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和资本这个标准,换成了劳动和贡献这个标准呢,因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都是共产党人,共产党人都信马克思,马克思有一本巨著叫《资本论》,《资本论》论来论去的结论是什么?实际上就是一句话,以雄辩的逻辑和事实证明,社会的物质财富是由劳动创造出来的,不是资本创造出来的,这就是资本论的结论。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