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进入深水区 增量、存量之流变
从学术层面来看,如果说过去还侧重于凯恩斯所说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的讨论,改革思路更多地是偏向增量改革的话。那么十八大以来,观点则发生了某种转向,“处于产能过剩阶段”的判定,让决策层开始考虑如何通过供给层面来进行结构改革,释放第三产业的活力,鼓励现在产能过剩领域坚定充足的前提下,提高产业集中度,成为可供探讨的解决路径。
管清友总结说到,当下的中国经济发展路径和改革前行的思路,既要调整存量,又要用好增量。“李总理说,这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
如何协调利益分配问题——国企改革;如何让市场自循环良好
7月1日,国务院国资委网站发布消息称,《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建议稿)》、《关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总体方案(建议稿)》已经基本制定完毕。
新一轮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已经基本成型。如何“依法依规”大胆开展试点工作,发展混合所有制成为目前国资改革的核心工作。然而如何协调国企利益分配问题,让市场自循环良好、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显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重任。
“价格是个核心问题,很多资源配置就是按照价格这种模式去配置。而我们现在市场结构很大一个问题就是大量的国有企业,国有金融机构存在,这个局不破了,那就很难。”管清友认为,国有企业以及国有机构的改革,将改革的核心所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