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思维与理性思维是一种专业能力,并非人人都能拥有,而非理性和情绪化的道德评价又恰恰能得到众多类似感受人的接受和共鸣,更易于广泛传播
主持人:当前民众道德评判泛滥,而鲜有运用法治思维,客观理性看待社会问题相对不足,原因何在?
涂少彬:道德评价是一种自小便从家庭与社会中习得的人事评价方式。这种方式简单易学,人们几乎不用付出金钱与时间成本就能够进行,这是道德评价泛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这种原因,几乎人人都拥有成为口头道德卫士的能力。在网络时代,这种能力成了网络键盘道德卫士的能力。
法治思维与理性思维也是一种能力,不过这种能力的习得成本相对较大。讲法治思维首先要懂法,而法不是人人都懂的。在大学里,学生们要耗费四年的时间与不菲的金钱成本才能习得法治思维。
王俊秀:作为价值观一部分的道德观,并非与理性或法治观截然对立,这种非理性基本上是源于自我中心的道德观。不能理性看待问题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一个方面就是缺乏客观理性思维和评价的能力,普通受众这样,一些缺乏专业能力的媒体人也如此,因此他们可以用来评价事物的标准就是自身感受的好恶,也就是他们的道德观。这种好恶判断就是感性的、情绪化的,而这种非理性和情绪化又恰恰能得到众多类似感受人的接受和共鸣,成为传播的基础。为了销量、收视率、点击率,媒体主动迎合,使之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