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汪同三:从政府工作报告谈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精神(9)

第二,人口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劳动力供给相对宽裕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了,而且劳动力的成本在刚性的上升,这会拖累我们的增长速度。

第三,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的增长率都在减缓。从经济学来讲关键的增长因素只有两个:一是劳动;二是效率。 资本投入是反映在效率那儿,劳动的投入由于刘易斯拐点的出现会逐步减少,另外我们全要素生产率是在下降的。这就是为什么中央领导人着急,为什么一直在强调创新型国家,我们全要素生产率在下降。

第四,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这都要求我们花精力、花时间、花钱去防治进一步恶化。这些问题都存在,使我们现在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减缓。发达国家经过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意识到服务业过度发展、产业空心化的问题,他们也认识到他们的结构性问题。他们提出来一个办法,实现再工业化。一方面他们要实现再工业化;另一方面,他们加强了贸易保护主义。这样的话,就使得我们的国际经济环境竞争日益激烈,国际经济环境日益严峻,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形成较长期的下行影响,这就倒逼我们要更加重视做好自己的事情。

从短期因素来讲。一是我们的外部环境,国际环境上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的因素存在,给我们造成波动的影响。另一方面,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的影响,原来我们的增长速度9%,10%,甚至更高,现在一下跌到7%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冲击,影响还是很大的,我们的经济需要时间来适应这样一个速度下降的变化。

克服这样经济下行的压力,要区分产生下行压力的长期因素和短期波动因素,要区分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因素,采取不同的对策和措施。要认识到现在的下行是有它的客观性和必然性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它有客观性和必然性。因此,我们得保持定力,积极地面对增长速度换挡降速的现实,要把握住时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质量。在应对短期波动因素的影响的时候,我们要做好宏观调控的日常工作,要有所作为,克服困难,顺时而动,争取把下行压力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任务。

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一直在强调这么三件事情:第一,要坚定不移的全面深化改革;第二,经济基本面没有改变,必须适应新常态;第三,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法,确保经济运行处于合理的区间。刚才我们提到从应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以来,新的一届中央领导、国务院对宏观调控的创新,我们得到了这样五条主要的原则。第一,提出上下线合理区间。它明确了调控区间的数量界线,极大的加强了调控政策措施的科学性、合理性、透明性,特别是可预期性。我们现在提出来这个合理区间,保增长、保就业的下线和防通胀的上线,这个合理区间不仅有了科学性、合理性、透明性,更重要的是它有了可预期性。第二,把保就业放到了更加重要、更加优先的位置。李克强总理讲保就业是第一的,增长是有弹性的。第三,短期宏观调控是要围绕长期目标来实施。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的时候,宏观调控要更多考虑的是长期目标的实现。第四,要保持定力,沉着应对。针对具体问题出台综合措施,要兼顾宏观和微观,更加注重微观,要精准发力,有效降低政策成本,实现政策效益最大化。以前我们讲宏观调控不讲效益的,现在我们就要考虑宏观调控也是有成本的,取得某一个目标,宏观调控的结果必然是要付出代价的,在另一些方面会受损失的。第五,要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把应该由市场解决和能够由市场解决的问题交给市场去解决,政府不要做太多的事情。我就讲到这儿,谢谢!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