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的群众观(2)

北京: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的群众观(2)

摘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主体论思想向我们揭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相信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社会变革中的根本作用,必须要顺应社会历史发展大趋势和人民群众心意所向来确定自己的行动,要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 集中群众的智慧和经验, 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

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并在党章中明确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工作必须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 就是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我们党作为执政党, 要做到利为民所谋。共产党人要多学富民之术, 多想富民之策。各级党员干部要做到利为民所谋, 就必须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工作中要始终带着“为民”情结开展工作, 切实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自觉做到灯红酒绿不迷眼, 不义之财不伸手。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只有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思想意识,融入并支配权力观、事业观、利益观,使得群众意识与干部的工作价值观念紧密联系起来,才能转化为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行动,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责任编辑:刘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