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待完善(3)

摘要:在经历国庆期间良好空气后,10月8日以来,京津冀又遭遇一轮雾霾天气,引起广泛关注。气象专家认为,进入秋冬季节,京津冀雾霾天气面临多发。值得注意的是,在本轮抗霾过程中,京津冀三地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在逐步协调统一后,实现了首次同步启动,但“准确预测难、应急响应慢、联动水平低”的问题凸显。多地环保部门呼吁,抓紧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区域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水平和应急响应措施的落实。

多措并举改善应急水平

针对上述难题,三地环保部门和专家学者提出了多条针对性措施,呼吁加速提高京津冀协同应对重污染天气的能力。

4

(图片:10月11日,秦皇岛供电公司员工在户外巡视220千伏输电线路。)

在提高预报预警能力、实现提早预报和精准预报方面,有两项具体工作迫切要做:一是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王晓利认为,从资金投入层面,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宜更倾向于预报预警等前瞻性能力建设,这样才能加强应急措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打破部门壁垒,促进大数据共享。天津市环保局总工程师包景岭呼吁,国家环保部门、气象部门、交通等垂直管理的部门牵头,协调地方下属部门,打破部门壁垒、共享部门数据,建立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相关因素的大数据平台,并组织专门人员展开科研攻关,切实提高重污染天气预警的科学分析水平。

在落实应急响应措施方面,宜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记者调研发现,相比于其他城市,保定市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稿)可资借鉴,它附有应急职能部门通讯录、应急响应工业减排名单、应急演练记录表、应急效果评估表、应急指挥部督导检查组名单等具体信息,明确了部门、企业和个人责任。

5

(图片:10月11日,济南市环卫部门出动“降尘雾炮车”上街作业。 )

另一方面,宜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国家环保部副部长翟青建议,京津冀相关城市要整合监督执法力量、细化任务,确保预案规定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避免“说一套、做另一套”的现象。国家相关部委也应当对地方实施情况进行抽查,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开。(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