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穆斯林民众心目中的民主是什么呢?根据皮尤调查,在绝大多数受访者看来,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是民主内涵中最重要的两项内容;不仅如此,当穆斯林被进一步要求在“经济强盛”同“民主政体”之间作出唯一选择时,大多数民众选择了前者。换言之,穆斯林普遍认为,“经济强大”比“民主政体”更重要,要求实现经济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20〕
看来,同样都在谈论和追求民主,但民主的内涵却千差万别。穆斯林自由派的民主观和自由主义民主观比较接近,比如《阿拉伯人文发展报告》所展示的那样;但普通民众的民主观则是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如果说自由派追求的是价值层面和制度层面的民主,而老百姓事实上在要求民生。可见,即使在一国之内,不同阶层关于民主的看法也有天壤之别。
但是,不同阶层的不同民主诉求则存在共同之处,那就是对威权主义长期统治的不满,改变现状是共同诉求。就这样,在国际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的双重作用下,中东国家开始了美国期望中的民主进程。但是,过去20 多年的历史表明,大中东地区的民主却不是西方自由主义者想要的结果,甚至是直接针对自由主义民主,真可谓因正因而生变果。从20 年前的阿尔及利亚选举到2012 年的埃及选举,几乎所有大中东地区的民主选举结果都让美国人闹心。
阿尔及利亚:1991 年阿尔及利亚国民大会选举第一轮结果显示,伊斯兰拯救阵线党获胜,恰恰是在美国的支持下,政府取消了选举,声称伊斯兰拯救阵线将结束民主。长达20 年的内战爆发了。伊斯兰拯救阵线党开展游击战,目标是政府及其支持者。冲突以政府的胜利有效地结束,但夺取了20 万人的生命。
巴基斯坦:巴基斯坦的选举是典型的西方代议制民主,但是这十几年来,民众却越来越仇视美国。
巴勒斯坦:巴勒斯坦的选举更是让美国人头疼,结果是穆斯林兄弟会的分支机构哈马斯获胜。
伊拉克:结束萨达姆统治后的伊拉克大选曾让美国人倍感鼓舞,因为选民不畏危险参加选举,投票率在70%以上,但选举结果让美国人大失所望,选举出美国人担心的什叶派政府。今天,伊拉克已经陷于内战之中,其中教派因素很大。
伊朗:美国的老对头伊朗的选举,是在最高精神领袖的控制下进行,选举产生的内贾德总统是强烈的反美反以色列的斗士。
“阿拉伯之春”国家:突尼斯、也门、利比亚、埃及、叙利亚的剧变被西方人美誉为“阿拉伯之春”。在“阿拉伯之春”后的选举中,有的国家如埃及被穆斯林兄弟会“窃取革命成果”,穆尔西政权比穆巴拉克政权更专横更压制自由,结果导致死900 多人、伤近万人的流血冲突。利比亚则陷于部落政治的混乱甚至仇杀了美国大使。叙利亚内战已经完全演变为混乱的部族和教派战争,反政府军比政府军更野蛮更惨无人道。
这些国家的选举政治难道不是民主?从政治形式上说,完全符合西方国家的程序民主要求,但结果却是反美反以色列的。为此,善意制造话语和概念的美国人又制造出一系列新的概念:竞争性威权主义、选举式威权主义,等等,反正不是自由民主。这就是美国人的不对了,因为“熊彼特式民主”的核心不就是竞争性选举吗?这可是二战以后美国社会科学最伟大的成就,即把相互冲突的“自由”和“民主”拧在一起、美其名曰“自由民主”、而自由民主的核心就是“竞争性选举”,因而自由民主又被称为“选举式民主”。怎么能说美国的竞争式选举是民主、大中东国家的竞争性选举就不是民主了呢?中东国家的竞争性选举完全符合程序民主的基本规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