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性的批判态度对待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2)

以理性的批判态度对待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2)

张亮:英国的马克思主义异军突起于20世纪70年代,它主要不是通过抽象的理论化,而是通过分布于各个学科中的多样性学术研究,完成自己的理论创新,并深刻影响了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面貌与理论走向。

英国独特的理论传统是另一个必须考虑到的因素。英国马克思主义虽然没有摆脱德国哲学式的理论气质,但它比较充分地继承了英国将理论溶解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之中的理论传统。可以说,英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过程是暗含于具体的学术研究过程之中的,如果不经过必要的提取,它们往往难以被系统地察觉和把握。当然,通过具体的学术研究实现理论创新,是对英国马克思主义独特理论传统的一种总体描述,具体到不同的学者身上,其表现形式往往有所不同。

夏莹:如同思想上的游牧民族,当代法国马克思主义穿梭于哲学、科学、艺术等诸多领域。2008年,马克思思想在法国思想界全面复苏,马克思重新占据了大众媒体版面的头条。复兴的原因有两个:第一,这一年是1968年“五月风暴”爆发40周年;第二,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经济衰退,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弊端再度成为焦点。上述两个原因导致法国思想界呈现出两种明显的倾向:其一,法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视马克思为一位解决经济危机的专家,他们研究马克思思想的目的在于分析如何尽快实现经济复苏,在危机中探讨资本主义社会的走向,探寻未来社会的可能样态;其二,法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沿袭1968年“五月风暴”的传统,运用马克思的学说为当下讨论现实政治问题提供理论话语支撑,这种支撑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法国实践”,更多停留在“话语批判”层面。

我认为,视马克思为解决经济危机的专家这一阐释倾向,更多地是一种象牙塔内的自娱自乐,而将其与政治关联的阐释倾向则带来了马克思思想与政治的嫁接,这种嫁接似乎是法国马克思主义固有的传统。值得注意的是,在法国,马克思思想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正悄然改变:马克思思想正在从政治的主人转变为政治的婢女。关于这一点,我将在接下来的探讨中继续阐述。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