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性的批判态度对待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6)

以理性的批判态度对待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6)

当代法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自我标榜为激进左派,那么如何理解他们所谓的“激进性”,就成为探讨其理论实质的关键。虽然当代法国哲学开启了后现代主义的传统,但当代法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却无人赞同后现代的基本原则。相反,面对后现代主义的各种“终结论”,他们却怀有力挽狂澜的气势,试图恢复哲学本体论的尊严。当然,由于本体论所固有的绝对、唯一之本体的诉求无法在多元化的时代风潮中完整地加以保留,法国马克思主义转而热衷于讨论“一”和“多”之间的关系。在他们看来,“一”与“多”并非是互不相容的,通过对元哲学理论的重构,他们试图保留多样性的“一”, 构建一个以多样性为存在前提的“一”。

张亮:在多元化趋势中,英国的马克思主义最终走向了终结。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英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加以考察。

英国马克思主义肇始于1920年英国共产党成立;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英国共产党内的知识分子尝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英国的具体问题,开辟出一个本土化的理论发展方向;二战结束后,英国左派知识分子继续致力于研究本土问题,逐步创造出一种具有鲜明英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1956年,英国爆发新左派运动,英国共产党内的知识分子党员成为新左派运动的主要发起者和领导核心,他们推出一系列理论著作,宣扬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新理解,作为一种理论传统的“英国马克思主义”呈现在人们眼前。

有起亦有落,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最终走向终结:20世纪60年代初以前是“文化马克思主义”一枝独秀的一元统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以后“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盛行,与“文化马克思主义”构成二元对立的格局;20世纪80年代初以后,伴随着新左派运动的终结和新社会运动的全面发展,英国马克思主义进入多元分化发展的新阶段。2010年以后,随着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斯图亚特·霍尔、厄尼斯特·拉克劳等人相继辞世,英国马克思主义的高潮已经过去,可以说逐步走向终结。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