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需跨越三道坎(3)

摘要: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必须先行,但长期以来三地在民航领域却处于各自为战状态,亟待一体化统筹和发展。近日在天津举行的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会议上,民航局连同北京、天津两地机场公布了多项促进三地民航领域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专家分析认为,此举将为明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良好开局,以及探索下一步交通融合方向奠定基础、提供借鉴。

多点联动天津航空优势凸显

近日北京新机场的获批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周来振在会上透露,新机场即将举行开工仪式,预计于2019年正式投入使用。这对大大增强整个京津冀地区总体运力。

5

针对民航局的相关举措,各地航空公司也已经行动起来。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总经理刘雪松表示,首都机场将推动“三步走”发展战略落实京津冀一体化,即第一步率先推对京津机场连通发展,全面提升首都机场的国际竞争力,配合天津自贸区建设和航空产业布局,通过空铁联运、空地联运在天津打造北京的新通道;第二步结合北京新机场建设,助推京津冀民航发展战略布局;第三步借鉴国际机场群建设经验,统筹推进京津冀乃至华北地区机场群战略部署。

“天津机场是天津推进京津双城记、京津冀协同发展最大潜力所在,是建设北方航运中心的所依托的核心载体。”天津市副市长孙文魁说,天津自贸区批复在即,持续改善交通服务等软硬环境,推动民航机航空产业发展势在必行。他介绍,随着天津机场载体功能的不断完善,未来京津城际高铁的延长线也将直通机场航站楼,目前已经开工建设。

专家和一些航空公司负责人分析,天津具备多方面优势,有条件承接北京民航资源外迁,同时为全国市民提供更为低廉的航空票价,在京津冀一体化中将有更大发展。

周来振说,在我国年客流量超千万的24个机场中,现有18个机场接近饱和。天津机场刚刚扩能投入使用二期,扩能以后年运送旅客吞吐量将达2500万人次,货运1700万吨。如每年以20%增速,到2017年预计可达到2000万人次,2020年有望突破3000万人次。

同时,在优化首都机场航线航班网络过程中,通过腾笼换鸟向天津和石家庄机场疏解部分航班,不仅可以改变北京吃不了,天津吃不饱,石家庄吃不着的局面,更重要的是协调一体化发展。在北京新机场落成前,天津机场的发展机会尤其突出。特别是增加中远航线和港澳台航班,实现提质增效。

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运输处处长潘晓英认为,通过三地的不断融合发展,最终要促成三地在客观上形成一种既有竞争又可协同共赢的竞合关系。(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