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向阳: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的科学含义

摘要:2014年12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工作时强调,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四个全面”思想的提出,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为更加深入系统地把握习总书记“四个全面”的科学含义,宣讲家网站特别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辛向阳,与大家共同学习体会。

p20140806141911254

辛向阳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大家下午好!2014年12月份,习总书记在江苏考察工作的时候强调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在这次讲话中应该说习总书记第一次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思想,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那么这四个方面,我们讲这“四个全面”是什么关系呢?我想从总体上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个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这个总目标的两大支柱,而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各项目标顺利实现的根本保障。我想“四个全面”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内在的关系。

那么下面我想从四个方面介绍一下“四个全面”的思想:第一个就是介绍一下我们要深入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第二个系统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第三个要科学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意义;第四个深刻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本质要求。

第一个方面就是深入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十八大提出来,到2020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那么当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的形成是一个非常长的过程,那么我下面主要从两个方面介绍,第一个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想的形成与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

当然第一阶段大家知道就是邓小平理论最早提出来要建设小康社会的的命题,应该说在1979年12月,邓小平在接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的时候,第一次使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他当时讲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从1979年他第一次提出小康社会的思想以后,在很多年中,小平同志围绕着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很多新的思想。

第二个阶段大家知道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构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该说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构想。那么这个最早我想就是2001年1月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第一次提出了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那么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就是2002年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在这个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今后20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以这是第二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应该说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我们知道党的十七大是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到了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提出了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为此做了很多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来,我们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比如说经济是持续健康发展的,人民民主是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得到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这么一个社会,所以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了很多的战略部署,应该说这是第三个阶段。

第四个阶段就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很多新构想,比如说他提出很多新的概念:他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我们知道中国梦意味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包含在实现中国梦的战略要求中的;他提出来人民的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强调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第三,他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他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第四,他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应该说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围绕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了很多的论述,所以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就越来越丰富,从最早20世纪70末提出来到现在经历三十多年的发展,应该说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越来越丰富,这是关于小康社会基本内涵的构想怎么形成的。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