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 [美]戴维·约翰·法默尔.公共行政的语言——官僚制、现代性和后现代性[M]. 吴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76.
[2][9] [10] [14] [20] [美]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M]. 孙柏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5,55,33,31,180.
[3][4] [11] [美]弗利南德·阿尔弗德把社会因素重新纳入研究之中:符号、实践与制度矛盾[A]. [美]鲍威尔,迪马吉奥.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C].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52,254,18.
[5] [美]芳汀.构建虚拟政府——信息技术与制度创新[M]. 邵国松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50.
[6] [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 冯克利译. 北京:三联书店,1998.29.
[7] [美]昂格尔.知识与政治[M]. 支振峰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37.
[8] [法]埃米尔·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M]. 胡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65.
[12][13][美]昂格尔.知识与政治[M]. 支振峰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6-7.
[15] [美]塞拉·本哈比.民主与差异:挑战政治的边界[M]. 黄相怀,严海兵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294.
[16] [法]克罗齐耶.法令不能改变社会[M]. 张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7.
[17][18] [19] [美]戴维·约翰·法默尔. 公共行政的语言——官僚制、现代性和后现代性[M]. 吴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73,27,114.
[21] [美]弗雷德里克森.新公共行政[M].丁煌,方兴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74.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