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3)

195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3)

适应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交通运输也将有新的发展。1956年新建铁路铺轨1,985公里,比1955年铺轨里数增加62%。1956年施工线路有包头——兰州线、内江——昆明线等25条。兰州——新疆线原计划1957年修到玉门油矿的白洋河,可以提前在今年完成,年内还将继续从玉门向西铺轨240公里。宝鸡——成都线原计划在1957年底全线通车,也可以提前实现。鹰潭——厦门线也将在今年内提前完成。本年内铁路货物周转量将比上年增长10%,客运周转量将增长4%。1956年将新建和改建许多公路。贯通我国西部边疆的新疆西藏公路将要开始修建。前年已经完工通车的青海西藏公路将实行改建,提高标准。1956年汽车货物周转量将比上年增长31%;沿海航运货物周转量将比上年增长27%;内河轮驳船货物周转量将比上年增长35%;民用航空总周转量将比上年增长30%。1956年邮路总长度将达到221万多公里,比上年增长23%;电报线路总长度将达到53.7万公里,比上年增长6%;邮电的业务量也将有相应的增加。

1956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预计将达到460亿元,比上年增长15%,比五年计划中规定的1957年的水平498亿元只差38亿元。1956年主要商品和日用百货的零售计划,比上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1956年的国民经济计划实现以后,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将比上年增长14.1%。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将上升到36.5%,农业和农村副业所占的比重将下降为48.2%,手工业所占的比重将下降为15.3%。同时,生产资料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将由1955年的46%上升到47.2%;这个上升的速度不太大,因为今年的轻工业生产的增长比较快。

在1956年过去几个月中,我国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都已经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预计到1956年底,各种经济成分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将变化如下:国营占63.8%,合作社营占4.7%,公私合营占31.1%,而私营工业则只占0.4%。在手工业总产值中,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供销生产社和生产小组的产值将上升到72.5%,个体手工业者的产值将下降为27.5%。在农业方面,据本年5月份的统计,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已经占总农户的90%以上,其中参加高级合作社的农户,已经占总农户的60%左右。预计到今冬明春,参加高级合作社的农户就将占全国农户的大多数,全国农业就将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化。在商业方面,到1956年底,预计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国营和合作社营商业的比重将上升到60.5%,公私合营商业和合作商店的比重将上升到25.5%,私营商业的比重将下降到8.9%,而农民贸易将占5.1%。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都将有进一步的改善。

在1956年内,国民经济各部门增加的新工人将达到84万人。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将提高14.5%,其中物质生产部门、重点建设地区、高级科学技术人员和高级技术工人的工资将有较多的提高。乡村小学教师、供销合作社工作人员和乡人民委员会工作人员的工资,也将同时加以提高。由于工资提高,全国职工增加的收入将达到12.5亿元。(⑵⑶)

全国国营、合作社营和公私合营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在过去几年内有很大的提高。如果以1950年为100,到1955年就已经上升为189。在发展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必须逐步地改善工人的生活;也只有这样,才能鼓励工人的劳动积极性,使生产继续迅速地发展。在过去几年来,工人的工资有了增长,所享受的福利设施也有了扩大。但是在最近时期,特别是1955年,工资的调整是不及时的。企业中旧的不合理的奖励制度取消了,新的合理的奖励制度没有同时建立起来。职工副食品的供应没有积极设法保证。职工住宅的建设落后于应有的进度。许多企业对于职工的福利和安全的关心也很不够。所有这些缺点都必须克服。除了工资即将调整以外,奖励制度正在拟订,副食品的供应正在改善,对于工人的住宅问题和安全问题也正在采取措施。中央各部和所属企业为职工修建的住宅面积,在1956年将达到1,310万平方公尺以上。工人福利的很多方面是需要由各企业负责的;各企业的行政负责人应该为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和消费品供应状况、保障工人的安全而积极努力。

全国职工的劳动保险费用仍然由企业收入中支付,归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各企业单位管理使用,没有列入国家预算。

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1956年政府将大量培养熟练工人,提高职工的文化技术水平。全国设立的工人技术学校将达192所,招生9.7万人,毕业2.7万人。按照中央17个部培养熟练工人的计划,受训练的工人在今年将达71万人,其中完成培养计划的将达28万人。

在农民生活的改善方面,主要的办法是帮助农民增加生产,增加收入,不使农民的负担过重,并且使工业品和农业品的价格保持合理的比例。关于国家帮助农民迅速发展生产的情况,前面已经说过了。在农业已经合作化以后,为了使农民能够增加收入,除了增加生产以外,还需要合作社有正确的分配政策,这就是说,不要从生产所得中拿过多的部分用在生产费用、公积金和公益金方面去,而要尽力保证最大多数农户的收入逐年有所增加。许多地方和许多部门,在过去一个时期中,曾经对农业生产合作社提出过多的要求,希望它们把全国农业生产发展纲要草案中拟定要在十二年内进行的种种好事,在两三年内都办完,因而使合作社投资过多,负担过重。这是错误的,必须加以纠正。对于农民的农业税收,政府在1953年规定了三年以内稳定负担总额、增产不增税的方针,把总的征收数额(包括地方附加和乡村自筹经费)稳定在1952年夏征和秋征总额388亿斤细粮的水平上。实际上,1953年只征收了351亿斤,1954年和1955年都只征收了380亿斤。在1956年,根据农业发展情况的需要和可能,夏征和秋征的总额准备增加到约414亿斤,比1955年增加约34亿斤。其中正税额是345亿斤,仍然等于1955年的正税额;只是用于农村的地方附加和乡村自筹的部分有了增加,这种增加将以最多不超过正税的22%为限。但是由于1956年农业产量的增加更大,农民负担的全部农业税在农业产量中所占的比例仍将不超过12%,小于1952年所占的比例13.2%;农民平均所得的余粮,仍将比过去任何一年为多。在粮食统购方面,政府所定的收购价格是对农民有利的。1955年以来,政府又适当地减少了统购的数量,改进了统购的办法,实行“定产、定购、定销”的政策,使农民在交售以后自由支配的余粮,可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而逐步增加。在工农产品的比价方面,由于政府在过去几年来采取了逐步缩小工农产品差价的政策,农产品的价格有了相当的提高。但是还有一部分经济作物和副业产品的价格不够合理,需要加以适当的调整。我们认为,这些政策都是巩固工农联盟所必要的。我们将继续贯彻执行这些政策,并且将继续克服在这些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缺点。

私营工商业者的生活,也是政府所关心的。随着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私营工商业者现在大部分已经在不同形式的公私合营企业和合作企业中服务。私营工商业者在解放以来对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交纳税款、购买公债等方面对国家是有贡献的;在今后,他们将对国民经济进一步发挥作用。在公私合营企业中,私股的股息数额将在最近期间作适当的规定;有些私方人员还没有作适当安置,或者待遇上不够合理,这些问题也都将陆续加以解决。对于小商贩的合作小组以及少数仍旧私营的小工商户,政府正在设法帮助他们改进营业状况。

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在1956年内也将有相当的提高。1956年国家预算规定社会文教事业支出为3,915,993,000元,占本年预算支出的12.74%,同1955年比较增长18.36%。如果把乡村小学经费改由地方自筹解决的部分加入计算,则1956年社会文教支出实际增长比例为26.39%。

在文教事业费内,文化、教育、科学、卫生事业支出为3,506,176,000元,比上年增长25.34%。1956年全国高等学校新招生16.3万人,毕业学生6.4万人,在校学生将达到38万余人,比上年增长32%;中等专业学校新招生44.4万人,毕业学生17.9万人,在校学生达到80.1万人,比上年增长49%;普通中学(包括高中和初中)新招生213.7万人,毕业学生97.6万人,在校学生达到506万人,比上年增长30%;小学校新招生2,300万人,毕业1,380万人,在校学生达到6,200万人以上,比上年增长17%。此外,参加扫盲学习的人数将有很大的增长。1956年全国医院和疗养院病床将增设6万张,总数达到33.9万张,比上年增长22%;专科防治所将达到650个,比上年增长125%。1956年内,国家预算对科学事业的支出比上年增加一倍以上。中国科学院的科学研究机构将由44个发展到60个,国民经济各部门和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工作也将有很大的发展。在艺术方面,1956年计划摄制和译制影片247部,增加放映队2,729个;剧场达到2,112个。根据1955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关于降低文化娱乐税税率的提案,国家已经在本年修订公布了文化娱乐税条例,并且规定对戏曲、话剧、歌剧、舞蹈、音乐、曲艺、杂技等7个项目,包括游艺场,免税两年,以便促进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图书报纸的出版和发行,也将有比较迅速的发展。

1956年国家预算规定国防费支出为6,141,391,000元,比上年国防费决算数减少了5.52%。1956年国防费在国家支出预算中所占的比重为19.98%,比1955年国防费在支出决算中所占的比重下降2.17%。大家知道,我们的国家一向坚持和平政策,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我国人民正在从事着建设祖国的和平劳动,要求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完全现代化的、富强的社会主义的工业国。上述国家预算资金的分配,正反映着我国人民这种和平建设的愿望。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帝国主义者还在侵占着我国的领土台湾,还在用组织侵略性军事集团的办法包围我们,还在拖延日内瓦的中美两国大使级谈判,并且继续鼓吹和实行扩张军备,企图阻挠军备的裁减和国际局势的缓和。为着保卫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为着积极准备解放台湾,在我们集中主要力量进行建设的同时,继续增强国防力量,巩固国防,这是完全必要的。

1956年国家预算规定行政经费支出和公安、司法、检察经费支出共为2,410,935,000元,占本年预算支出的7.84%。

1956年国家预算规定债款支出759,227,000元,占本年预算支出的2.47%;对外援助和其他支出669,315,000元,占本年预算支出的2.18%;总预备费790,703,000元,占本年预算支出的2.57%。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政府将继续注意满足银行信贷资金的需要。同时,还将设法加强物资储备工作。

上述1956年的国家预算收支数字都包括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在内。按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区别来划分,中央预算收入(扣除地方上解的部分)为23,688,944,000元,占国家预算的77.06%;地方预算收入(扣除中央补助的部分)为7,053,826,000元,占国家预算的22.94%。中央预算支出(扣除补助地方的部分)为23,042,405,000元,占国家预算的74.95%;地方预算支出(扣除上解中央的部分)为7,700,365,000元,占国家预算的25.05%。地方预算支出中,经济建设费为2,849,405,000元,占地方预算支出总数的35.84%,比上年增长57.27%;社会文教费为2,591,366,000元,占地方预算支出总数32.60%,比上年增长8.87%;行政管理费和公安、司法、检察费共为1,967,849,000元,占地方预算支出总数的24.76%,比上年增长15.91%。地方经济建设费主要是农林水利和地方交通运输的支出:农林水利支出比上年增长91.19%;交通邮电支出比上年增长118.48%。1956年地方基本建设投资总额共为27亿元,比上年增长82.66%。关于1956年地方文化教育事业的经费,除了国家预算所分配的数额以外,有一部分小学的开支还将由地方用附加和自筹的方式解决。这个数目没有包括在预算以内。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本年预算共支出791,459,000元,比1955年增长32.56%。

关于本年国家预算收支数字,还有两点需要说明。第一,这些数字是按照1955年的价格计算的。根据国民经济计划的规定,1956年国营工业的主要生产资料产品的内部调拨价格,将比1955年有所降低。由于降低价格而减少的收入,虽然可以从减少基本建设投资和增加用货部门的利润来抵补,但是整个预算收支数字将相应地发生若干变化。因为收入和支出两方面减少的数字目前还没有核算齐备,所以暂时仍然按未降价以前的价格编列,将来再作调整。1956年的国家决算,将按照调整以后的预算收支数字作比较。第二,预算收支的分类数字一般地是按照1956年5月以前政府分部的情况编列的。最近国务院调整了一部分机构,因此,预算收支的某些分类数字,在今后预算执行的过程中,也需要作一些相应的调整。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