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育大事记(3)

2014年教育大事记(3)

3月30日 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为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三大工作目标、五大统筹任务、十大改革举措。重点是要建设大中小学各学段有机衔接的课程教材体系、确立教育教学各环节协调一致的人才培养体制、形成校内外多方参与配合的育人工作格局。

《意见》提出三项新的措施:研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主要是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制学业质量标准,明确质量要求,完善现行课程标准,增强对教学和考试评价的指导性;修订课程标准,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制订(修订)中等职业学校相关课程教学大纲,研究提出大学相关教材编写、修订和使用意见。

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主权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检查各学科教材的协调配合和衔接情况,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了义务教育德育、语文和历史教材的综合审查工作。

4月21日 监测评估报告三位一体推进学校体育工作。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的有关要求,教育部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三个文件。要求各地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纳入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作为考试制度建设和改革的重要内容,将学校体育工作评估作为监测教育发展和考核学校工作的重要途径纳入教育督导检查计划,把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作为一项基本工作制度。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绩效评估,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 

6月11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有效方法,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

7月28日,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在上海召开。同日,教育部发布30年来学生体质与健康变化情况“大数据”。

5月13日 推动创业引领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比例双提高。

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刘延东、马凯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强调,要千方百计拓宽就业领域,深入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抓紧开展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以网络信息服务为重点加强就业服务工作,合理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加大对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4月,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与监测系统全面启用,为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发布和反馈机制,及高校招生、学籍和就业信息的互联互通奠定基础。截至9月1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727万人,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7.5%(连续12年超过70%),实现就业563万人,同比增加22万人;高校学生参与创业教育活动497.6万人次,实现创业及参与创业的学生39.6万人,比上年增加8.6万人,较好完成了《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学生就业创业比例双提高的目标任务。

11月28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对201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进行部署。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加大对大学生自主创业资金支持力度,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

5月13日 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基准定额。

在2013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持续增长的基础上,财政部、教育部印发《关于下达2014年第一批义务教育等转移支付预算的通知》,2014年将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提高40元,年生均中西部地区小学达到600元,初中达到800元;东部小学达到650元,初中达到850元。此外,从2014年起,在提高基准定额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公用经费。

11月25日,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下达2014年第四批义务教育等转移支付预算的通知》,从2014年起调整完善中职教育免学费财政补助方式:公办学校的财政补助时间由原来的两年半调整为三年;民办学校的财政补助时间由原来的两年调整为三年。

6月3日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集中整治突出问题。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和习近平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系列讲话精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教育部党组印发《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五个方面的内容,规定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七项保障机制,提出健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协调机制。6月5日,教育部党组约谈部分司局负责人并签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约谈承诺书》。7月2日,约谈26所直属高校党委书记并签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约谈承诺书》。

教育部党组出台系列文件,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着力构建作风建设常态化的有效机制,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5月9日,印发《完善部机关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若干规定》。6月20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直属机关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实施意见》。7月29日,印发《教育部直属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改进工作作风的规定》。10月17日,印发《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意见》。11月18日,印发《关于成立教育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和《教育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规则的通知》,成立领导小组和廉政办。12月16日,教育部党组制定《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的实施意见》,提出了18项措施。

2014年,教育部先后选派8个巡视组对8个单位开展了巡视,对巡视中发现的高等学校在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干部选拔任用、科研经费管理、招生工作、基建后勤、校办企业和校辖附属医院管理等9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梳理和通报。

6月5日 世界语言大会在苏州召开。

大会由中国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举办,是历史上首次由一国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召开的语言类国际大会。会议围绕“语言能力与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这一主题,分别以“语言能力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语言能力与语言教育创新”、“语言能力与国际交流合作”3个专题同时展开充分热烈的研讨。大会形成的重要成果《苏州共识》,首次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上提出了“语言能力建设”的概念。刘延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来自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政府官员、学者和学术团体代表参加了会议。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