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张立群:如何对待换挡期的经济发展新常态(7)

3.投资由弱转稳

第一,我们看到,这次政府工作报告围绕基础设施投资做出了很多的具体安排。所以今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保持和去年大体相当的水平,我认为是可以实现的。这对整个投资增长的稳定必然带来重要的支撑。

第二,大城市卖房难将会缓解。房地产投资方面,房地产的转型确实导致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就是我刚才讲的拿地难,会影响到房地产的开工规模、建设规模,也必然会影响到房地产投资。另外,在2014年还有一个卖房难,卖房难导致了房地产的困难更为急迫,因为房子卖不掉,资金就没法周转,资金链一紧张,和房地产企业相关的多个行业都停下来了。在今年的环境下可以做出一个判断,就是房地产的这样一个困难在今年,是向减轻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向加剧的方向发展。之所以说卖房难会缓解,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要客观地估计目前城镇化的推进情况。尽管现在城镇化遇到矛盾,就是大城市装不下,中小城市不愿意去,但是城镇化不会戛然而止。像北京,北京尽管现在在严格限制人口,但是去年人口还是增加了30多万人,有的人口是控制不住的。比如说国家机关,包括北京市的机关招录的公务员,不一定都是北京的学生,他在北京上学,或者从各地到这来考,他考试合格的话你能不给他北京户口吗?包括北京很多做IT的企业、金融企业等,每年都需要进人,这些能够完全卡下来吗?另外就是我们说的,为这些中高的人员服务的相对低端的人员,也不能完全都卡断了,否则北京餐饮业的发展、城市快递服务的发展、家政服务的发展会变得越来越不方便。北京的发展受到多方面的限制,所以我们说限制人口要和城市功能的调整、发展结合在一起。从目前的角度来看,北京一系列发展优势引导的人口向北京的聚集不可能完全停下来。而且,现在新兴城镇化在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在加快落实,这个落实就有可能使北京周边的这些城市人气逐步提高。如果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加快推进,很多北京周边的城市,如燕郊、廊坊等这些地方的吸纳能力会提高。所以,城镇化我觉得在困难的影响下,步伐会有所减慢,但是不会停止。

因此,房地产的需求不会忽然消失的。很多人说,据去年测算,基本上每家有一套房子,这个测算的根据就是全国的调查推算,全部的城镇住房2.1亿套左右。按照现在城镇常住人口7.4亿多人,每户按照三点几个人来算,每户有一套房子,那就不需要再买房子,所以就判断,现在是供求平衡了。但是我觉得这里边有一些事情要注意的,比如说2.1亿套住房,从地域布局是怎么布局的,实际上我们看大城市的住房是不够的,北京的住房就是600万套左右,但是北京按照3千万人来算(包括外来者,只要在北京发展的人都需要有一个地方住),如果每户按照3个人算,大概1千万户,完全没法保证每户有一套房子。像北京这些特大城市,住房并没有解决好,我前面说,9万多年轻人在一个地方密集地租房,很多年轻人是几个人合起来租一套房,有不少人在地下、半地下居住,那就是一个具体的表现。所以我觉得大城市刚性的买房需求、改善性买房需求不会缺少。房地产市场在去年出现的卖房难,很重要的原因是一个预期,认为房价会降,等待房价降了再买。包括北京住房分配不公,不动产登记只要一落实,二手房就大量增加,肯定房价会降。但是我觉得,尽管二手房会增加,但是从住房总量的供和求来看,仍然是供不应求的,不能跟上缓解住房不足的矛盾。另外,比如自住型的房,比同地段的商品房便宜30%,但是实际上大家去买的时候发现,综合各种条件,可能有的还不如买商品房。所以,这个降价的预期,在大城市是阶段性的存在,现在来看这个预期是基本上不太强烈了,大家觉得大城市房价降不了多少,也别等。

现在,由于预期的改变,大城市的买房需求是在恢复当中的,而不是在进一步低迷,而且最近房贷政策的调整,认贷不认房,对改善性买房支持力度明显加大。原来买第二套房首付60%,现在降到30%,当然买房的难度是不一样的,再加上现在利率两次下调,这对降低月供负担有直接的帮助。而且这一次政府工作报告,包括克强总理答记者问都谈到,要因城施策,各个城市针对自己的情况来具体施策,要稳定住房需求。克强总理谈到,城镇化在快速推进刚性的买房需求。从这个角度来看卖房难,我觉得只是一个短期现象。现在来看,原来在中小城市建的那些房子,卖房难可能还会存在,但是在大城市,这个问题现在正在不断地缓解。我在网上看到的情况,比如说3月份第一周,很有可能房地产的销售形势会出现一个小高潮。所以这些情况都表明,房地产企业的销售困难在今年会缓解。

大家可能会说,中小城市不缓解,光大城市缓解有什么用?大城市缓解是基础性,因为开发商的资金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你像北京拿块地花多少钱,像华润去年在西城华嘉胡同那块地74个亿,要在一个县城拿比这个大几倍的地都不会花70多个亿。所以北京住房销售回笼资金的能力也就不一样,北京卖一套房子几百万,一个县级市卖一套房几十万就不错了,你不要看销售面积没增加,销售额可是不一样的。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一旦回暖,开发商的资金链基本上可以得到改善,那个时候在三四线城市占压的那点资金不会有大的影响。

为什么从去年第四季度特别是10月份以后拿地热又开始了,我觉得和开发商资金链的松动是有关系的,在北京和上海的拿地会重新高涨,而且在今年还会有所发展。在这个背景下,我觉得房地产开发建设活动在今年不会像去年,继续地大幅滑落,而是逐步地趋向平稳。因为我们从土地供给方面来看,大城市也在做更多的准备。北京的发展规划,也要在支持建设用地方面,有一个更好的储备准备,这是很重要的。这个储备准备,我觉得从未来的发展来看,对解决好北京的住房也是很重要的,包括我们的保障房。现在北京这么多的中低收入群体,住房的情况还是很不好的。商品住宅也还需要有一定的发展,不然北京的功能进一步提高,是得不到支持的。如果住房越来越难,价格越来越高,北京最后的发展,那就是一种自我抑制,就是主动地要把自己变成一个不发展的格局。最后在全国的发展中的相对水平、相对排位是要不断下降的。

我想,要把北京未来的发展和新兴城镇化、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整合起来。要在这里边寻求北京更大、更高水平的发展新途径,在土地供给保障方面应该科学规定,从基础设施配套的完善,到与新兴城镇化的对接,得有一个更长远的考虑,有一个更长远的供地空间的开放,更高水平的地块供给的能力。

在这里边,有一个土地使用效率的问题,就是我们要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特别是特大城市、超大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那对土地的具体使用,能不能够及时地高水平地开发建设,还需要加强监督,加强管理,要把北京的城市土地功能更好地开发出来。如果各个城市都在这方面着力的话,那房地产企业在大城市拿地难的问题也就会缓解。

房地产的开发,和新兴城镇化的推进,和城市承载能力的提高结合一起,而这个过程也会使房地产的投资逐步走向平稳,而不会持续地萎缩、下降。所以这对整个投资增长也会形成重要支持,今年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的新兴城镇化的若干安排,包括稳定住房消费的若干安排,都会对稳定房地产投资发挥重要作用。

今年的投资增长总的来说是一个由弱转稳的态势。从2014年增速比较大幅度的下降,开始转到今年逐步开始趋向稳定,比如稳在14%或15%这样一个水平。

今年经济增长,通过努力我们预期的7%左右的目标,我觉得是完全能够实现的。所以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对稳增长做了多个方面的安排和部署。在这些安排部署的支持下,我想我们今年预期的这样一个增长目标有可能会相对更好的,比如说略高于7%来实现。

4. 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平衡

另外,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到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就是说要针对三期叠加的矛盾,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劳动力要素成本上升,高投入、高消耗、偏重数量扩张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的情况,在适应新常态时要加大力度全面转变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来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要推动经济在稳定增长中优化结构,这个任务也是非常重的。既要稳住速度,确保经济平稳运行,也要调结构,夯实稳增长的基础。

所以这次政府工作报告,围绕结构调整做了很多的安排,要“加快培育消费增长点,鼓励大众消费,壮大信息消费,提升旅游休闲消费,稳定住房消费”等等。而且要“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包括了产业结构调整,比如说粮食产量稳定在1.1万亿斤以上”,这对稳定基本民生也是很重要的。大家看现在我们CPI的涨幅计划很低,但是绝不能够掉以轻心,CPI主要是由食品价格来决定的,而食品价格尽管涨幅低,它和PPI可不一样,食品价格可没有下降过,除掉鲜菜水果的价格,从我们的经验来看,只会比过去高,不会比过去低。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稳定农产品供给,保证基本民生,这是一个基础。光是收入增长稳了,如果价格不稳,食品老是大幅涨降,那钱的购买力可不行,基本生活也是稳不住的。所以今年实际上,面对我们粮食11年以上的连续增产,面对现在增产之后国内外粮价倒挂的新形势,实际上稳定粮食生产的任务更重。

推进新型城镇化取得新突破。这也是我们面向未来调整经济结构的另外一个重大任务。就是我们怎么样把“三个1亿人”解决好?还走大城市主导的模式,走不动了;还走过去粗放式的造城运动,走不动了。现在必须要调整思路。在这个方面,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也做了很多的安排和布置,包括棚户区和城市危房改造,户籍制度改革以及和户籍制度改革相联系的基本公共服务同城化,覆盖水平提高,覆盖能力加强,包括制定实施城市群规划,包括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等等。

还有,推进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比如说这次提出来,实施“中国制造2025”,就是要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我们对于制造业传统的部分,要通过创新驱动来提升和改造。智能转型就是要把信息化、互联网+和整个制造业的转型结合起来。那么,绿色发展要加强环境保护的工作力度。加快从制造业大国转向制造业强国。还有就是新兴产业、新兴业态是竞争高地,所以要实施高端装备、信息网络、集成电路等一些重大项目的落实。包括服务业的发展,深化服务业的改革开放,落实财税、土地、价格等支持政策……

关于结构调整,也是今年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领域。政府工作报告也做了很多的安排和部署,包括强调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落实和完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很多政策。

所有这些都凸显了一个思想,就是我们不光要稳增长,而且要调结构,通过调结构,夯实稳增长的基础。

要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这个里边就是刚才讲的双引擎,一个方面就是要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把传统引擎用好。另一方面就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改革、制度完善方面下功夫,通过这个方面的完善,来为整个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制度方面的保障和支持。就是我前面讲的,真正从制度上,明确责任、追究责任,从而使每个企业、每个政府部门、每个人更认真、更负责任地来做事情,这个时候我们发展的水平才能扎实地上一个新台阶,整个中国经济发展才能从数量主导转向素质主导。

所以从今年的两会透露出的精神来看,中国经济发展确实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就是我们讲的新常态,新常态既给我们带来很多挑战,很多严峻的考验,也给我们带来重大机遇。所以我们一定要按照两会,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调整我们的工作思路,真正把我们的着力点用到适应这样一个新常态,从过去在忙乱当中坚持扩张,转到了在更高水平的工作当中,谋求把基础做得更扎实,把发展的质量提得更高。那么关于这个两会精神这样一个学习,我就谈这样一些个人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谢谢!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