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姚桓:当前反腐倡廉的形势和任务(3)

下面简单说说腐败的一些典型表现。

首先是权力腐败和土地财政。大规模地进行新农村建设,征地拆迁,包括城里,基建搞得非常红火,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确实存在着权力腐败,在土地管理领域和房地产领域存在着互相交易的问题,这是近年来最严重的行政权力腐败,很多地方都是在土地财政的方面出现问题。

其次是用人腐败。最令人难以忍受的就是用人腐败,中国古代叫做吏治腐败。买官卖官,想要得到提拔就必须给钱,甚至造假骗官。还有就是把财权用于寻租。有些掌握财权的政府部门,比如银行,我的钱存在哪个银行里,这个领导有支配权,那么这个银行为了吸纳存款就给一定回扣,这样财权就用来寻租,数额是非常惊人的。再有就是裸官。对我们的制度,对我们党没有信心,随时准备往外跑,一方面在国内拼命捞金,一方面配偶子女都到国外,所谓这些干部既有蓝卡又有绿卡,转移财产,这就叫裸官。现在我们正在严肃地查处和处理裸官,要不然亲属子女回国,要不然你就不要担任领导职务。还有就是利用影响力受惠。这也是新形势腐败的一种表现,就是被查处的腐败本人不是大权在握的领导干部,他是跟领导有关系,能够跟领导说上话的人,比如秘书,司机。有些人直接找不到领导,但他可以通过秘书、司机对领导施加影响,给自己办事,所以就给秘书、司机行贿,这叫做利用影响力受惠,这种情况我们也处理了不少。

积累性腐败。简单说积累性腐败就是薄利多拿。一些腐败分子每次受贿不多,但是积攒下来数量非常惊人,这样可以逃脱一些查处。所以腐败的形式形形色色、花样繁多,实质都是和滥用公职权力、谋取私利联系在一起的。

总体来看,现在反腐败的形势可以概括为“三个并存两个依然”。一是治理上的并存。对腐败的治理一方面成效明显,一方面有很多问题还很突出。二是防治力度加大和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并存。一方面我们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仍然有腐败发生。三是群众对反腐败的期望值不断上升。群众希望共产党好,希望国家、政府特别廉洁,并且期望值越来越高,但是腐败在短期内仍然难以彻底根治“并存”的问题。什么叫“两个依然”?就是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三个并存两个依然”是对现在反腐败形势的基本判断。

第四个问题。第一点,我们要全面分析现阶段腐败产生的原因。我们要从理论上分析这个问题。共产党是一个先进的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党所以能够战胜国民党建立新中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为人民服务,我们的优良作风,我们干部廉洁。为什么在改革开放以后腐败发展地比较严重?我们要掌握一个正确的方法论,具体说就是在转型期的大背景下分析腐败。现在我们国家处在一个空前剧烈的变革之中,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转型,社会各方面急剧变化。

中国的现代化走得是压缩饼干式的道路,我们要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西方国家几百年的道路,那么在这种突飞猛进的、狂飙式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我们的现代化不是一帆风顺的,出现问题毫不奇怪。从社会变革的大背景看,腐败确实是一种综合病,不是个人问题,它存在各种原因,跟环境有关。打个比喻,河里有一条鱼死了,如果是这条鱼的问题,只要把鱼捞上来就行了;如果一条鱼死了之后,河里成群的鱼死了,这就不仅仅是鱼的问题,可能是水的问题,光解决病鱼死鱼不够,还要解决水的问题。所以现在的腐败问题跟环境有关,它是一种综合病,具体的说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制度体制不完善,尤其是权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

刚才我们说公共权力有可能蜕变成谋私的手段,会产生腐败,因此要制约监督公权力。但是现在我们的制度体制还不够完善,还没有能够非常有效地对公职人员行使权力进行制约监督。

二是机制不完善。机制跟制度有联系又有区别。单摆副搁的规定不是机制,要和制度联系起来,成功配套,加上动力源运转才是机制。机制是落实制度的方式,我们现在的制度不够健全,机制不够完善,没有一个很好的系统来规范权力的行使。

三是改革中的时间差问题,管理滞后。什么叫时间差?就是我们的改革要突破一些旧框框,改革要调动积极性,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要加强管理。改革往往是措施超前,管理滞后,这是不可避免的,总会有一个时间差。前些年深圳提出一个口号,“先行动后规范”。先有一个行动,出了问题之后再规范。如果一开始管得太死也不太可能,这样一来就会造成改革超前管理滞后的时间差问题,那么有些人搞腐败,就有了可乘之机。

四是环境的影响。我们叫做破窗效应。破窗效应是一位外国学者提出的概念,他分析了一种社会现象。比如有幢大楼被打破了一扇窗户,如果工人及时把窗户修好,公众就会比较爱护这扇窗户,但是如果窗户被打破以后很长时间都没人管,那么可能就会有更多的窗户被打破,甚至会有人在楼里乱扔垃圾。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东西一旦被破坏了却没人管,无形中会给公众一种消极暗示,觉得这个秩序是可以破坏的,没有关系,于是就我行我素,这叫破窗效应。这种不良环境对人的行为有一种诱导,有一种影响。比如前些年我们整顿不正之风,整顿了但是不够有力,不够到位,有些腐败分子就心存侥幸,以为别人查不出来,认为别人都这么干,我为什么不能干?这就是破窗效应。

责任编辑:刘玉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