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姚桓:当前反腐倡廉的形势和任务(7)

第一个问题,我们先谈谈教育。

加强思想教育有几个方面,一是理想信念、精神补钙。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讲过这个问题,就好像人如果缺钙就会生病。如果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缺钙,精神上缺钙就是软骨病,腐败就有可能发生。

我们讲个案例。“共产党人的可怕就在这个地方。”这句话讲的是谁?就是革命前辈叶挺。叶挺一生坎坷,北伐战争时期叶挺是铁军团长,后来到了武汉以后,蒋介石背叛革命,叶挺流亡国外跟党失去了联系,抗战爆发以后回国参加抗日,国共两党都在争取他,但最终他毅然出任了新四军的军长,当时他还不是中共党员,受项英节制,皖南事变发生后,叶挺被俘关在中美合作所里,蒋介石派顾祝同游说叶挺,说叶挺你只要发表一个脱离共产党的声明,我就给让你做国民党战区长官司令,照样可以抗日,而且我会给你共产党没给过你的荣华富贵,但叶挺严词拒绝,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囚歌》。抗战结束后,叶挺出狱,记者问叶挺,你在监狱里被关了这么多年,现在出狱后想干什么呢?叶挺说,我第一件事就是要向中共中央汇报我在监狱中的表现,让中央审查我,如果中央认为我合格,就请中央接受我做中国共产党党员。这就是叶挺被囚监狱多年以后的回答。后来,国民党特务戴笠听了叶挺的话后说,“共产党人的可怕就在这个地方。”他觉得共产党员太执迷不悟,但在我们看来就是可爱可亲,就是对理想信念的坚定执着,终其一生。理想信念不能像交易所的股票那样随行情涨落,它就像一个指南针为人指引方向,有了这个精神支柱,什么事情就好办;如果这个精神支柱崩塌了,那么问题就出现了。所以加强思想教育首先是要坚定理想信念。

二是坚持党的宗旨,防止权力观异化。权力观是干部对权力的基本认识和态度,关于权力观,习近平总书记讲过这么四句话,权由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力是老百姓给的,用权必然要为老百姓办事,有了权就有责任,用权就要受到监督。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确实容易受到腐蚀,要抵制这种消极腐化的权力观。毛主席有段话说得非常经典,毛主席自幼在农村长大,他经常用农民的生活教育干部。毛主席说,“剥削阶级讲爱民同爱牛差不多”,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不会愚蠢到不讲爱民,因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统治者爱民就如同农民要爱牛一样,因为农民要用牛耕田,要用牛挤奶,所以农民要爱牛,这就是剥削阶级爱民的实质。毛主席说我们不一样,我们是人民的代表,组织人民为自己的利益奋斗。共产党对待人民不像农民对待牛,因为我们来自人民,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一心为人民,从这样一个世界观的高度才能正确行使权力。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主席有一个亲戚在长沙托人告诉毛岸英,说你能不能通过毛主席的关系在长沙让我当个厅长?毛岸英给他回信说,我不会这么做,我就是个螺丝钉,我没有能力,也没有兴趣帮助你们升官发财,为什么呢?因为共产党和国民党是不一样的,至于我父亲毛主席,坚决反对这种做法,他不会办这种事,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党。那时候毛岸英很年轻,但言辞掷地有声。

毛主席有一首诗叫《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李淑一是杨开慧的好朋友,李淑一的丈夫叫柳直荀,他在战争中牺牲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李淑一在湖南教书很累,于是就托人告诉毛主席能不能推荐我到在中央文史馆当馆员,这样以来生活就能得到改善。毛主席很为难,因为李淑一是杨开慧的好朋友,他的丈夫是烈士,按理说,照顾是情有可原的,但是按规矩,文史馆的馆员也不是谁都能当的。毛主席想了半天,给秘书田家英写了一封信,说了他跟李淑一的关系,毛主席说文史馆的馆员条件很高,我不便推荐,我不方便推荐,不如这样我每月拿出工资的一部分资助李淑一,帮她减轻一下教学负担,你跟李淑一商量,如果我们每月给她一些钱,这事就这么办了,我私人照顾你,就不给你推荐了。毛主席非常讲人情,讲感情,但又不能破坏规矩的做法确实让我们很感动。

 封建阶级权力观是什么?元朝严忠济说,“宁可少活十年,不得一日无权。”少活十年可以,一天没有权就活不下去。在他看来权就是维生素,是以权谋私的手段。

 三是要有正确的工作价值观。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利于谁,这些都要牢记才能反腐倡廉。政绩观与反腐倡廉关系密切,政绩的目的是为人民,政绩的标准是增加人民福祉,政绩的途径是艰苦奋斗,依靠群众。还要政绩考核,要正确对待政绩考核,有了正确的政绩观,反腐倡廉才能够有所进步。确实现在有些问题,包括在我们了解在新农村征地,新农村建设拆迁过程中存在这个问题,干部出政绩、群众掏腰包,干部因为政绩而升迁,政绩转化为国债。利用群众的财力搞了好多烂尾工程,靠不住,最后干部走了以后,政府来收拾就变成了国债,政绩观扭曲。

四,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很多腐败分子腐败的根源就是不择手段地追求财物。金钱观的内容很多,有几个问题。作为一般等价物的钱,我们是重视还是崇拜?重视,讲的是经济效益,但重视不等于崇拜,需要但不等于迷恋。谁都需要钱,但是不能不择手段地追求,我们是把钱当作劳动工作的附属物,还是当作一心追求的目标?我觉得应该当作一个附属物,工作以后得到的受之无愧,而不是当作一心追求的目标。有人这样总结,人不能把钱带入坟墓,金钱能够把人送入坟墓。

责任编辑:刘玉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