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医生"穆玲(2)

摘要:远赴非洲7年救死扶伤 让"工地医院"享誉安哥拉 7年前,年近半百的中铁四局中心医院副院长穆玲踏上远赴非洲安哥拉的旅程。7年时间,穆玲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带领她的团队将当初筹建的工地卫生所发展成为安哥拉最大、医疗水平最高的华人综合性医院,保障着在非一万余名项目参建员工、劳务工的健康。作为院长,她仁心仁术,勇于担当,在海外医疗设备及药品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主持开展了一系列难度及风险性较大的手术,被誉为“海外员工的生命守护神”,2015年5月,她荣登“中国好人榜”。

2.“生命守护神”异国救人  让工地医院享誉安哥拉

工地医院是中铁四局安哥拉参建员工的生命保障线,全年接诊内部病人约4000余例、住院病人100余例,健康体检300余人。工地医院还根据现场需要到工人中举办健康讲座,给大家传授疟疾、蛇咬伤、心肺复苏等大家关心及需要的医疗知识。穆玲曾驱车上百公里,到山区的石场工地给工人义诊及治疗,还定期到职工驻地、宿舍指导卫生防疫工作。7年多来,中铁四局安哥拉工地卫生所发展成为安哥拉最大、医疗水平最高的华人综合性医院,未发生一例医疗事故,未发生大规模传染病流行情况。中铁四局参建员工的各种热带病发病率都保持在安哥拉华人中最低水平,确保了所有参建员工的健康状况良好,推动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有力地稳定了海外员工队伍。 

穆玲还受中国大使馆的委托,承担着救治在安哥拉华人和当地居民的医疗任务。 

2010年2月,距罗安达千公里外的一中国工地发现疑似伤寒病人200余例,一时气氛紧张,接到求援的中国大使馆首先想到了中铁四局的工地医院。伤寒传染性极强,死亡率很高,面对大使馆的嘱托、华人的安危,穆玲毅然乘小飞机连夜赶往疫区,看病人,询病史,查环境,依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对病情做出初步判断后,采取救治措施,召集相关人员进行疫情分析和预防传染培训。   

第二天清晨,她立即带着血样飞回医院进行特殊试剂检测确诊,很快证实了她最初不会伤寒爆发的诊断,消除了人们的恐慌心理。   

2013年6月,工地医院发热病人突增,有的一家全部患病,个别企业甚至因此停工。患者持续高热,全身疼痛,不能进食,非常痛苦,重病人在输液中虚脱、晕厥、休克。   

穆玲立即多方联系,购买到稀缺试剂检测。在快速确诊为登革热后,第一时间向中国驻安大使馆汇报,由大使馆发布通知,告诉大家疫情及注意事项。 穆玲不仅安排工地医院编写了预防宣传资料、免费发放,而且不顾危险和疲劳,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组织医护人员全力以赴诊治登革热病人4000余例,没发生因登革热直接死亡病例,为在安华人的健康做出了贡献,受到商务部的表扬。

穆玲在为安哥拉当地居民看病。图片来源:合肥文明网

受中国驻安大使馆重托,工地医院从给当地居民免费义诊到面向社会开放医疗服务,成为中安友谊的连心桥。

无论有多忙,穆玲始终坚持为当地居民义诊服务,经常为周围的安哥拉人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受到士兵、农民、雇员乃至安哥拉政府官员的广泛好评。有一幕穆玲至今难忘,那是工地医院安营扎寨不久后的一天,正在病区查房的穆玲听到一名护士惊恐的呼叫声:“穆院长,您快来!”她闻声奔到院子,只见一队荷枪实弹的黑人士兵雄纠纠地站成一排,一位将军模样的人当庭而坐,由于刚到安哥拉不久,双方语言不通,一时间,穆玲搞不清来者何意,在异国他乡面对这样的阵势,穆玲的心也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她急忙找来翻译。才明白,原来是医院附近的驻军将医院经常为他们义诊的事向这位将军做了汇报,将军听后非常感动,特意前来致谢。大伙听了翻译的解释,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还有附近芒果园的果农们,也是穆玲的老朋友了,只要一看到穆玲,都会热情地冲上来,又搂又抱,拉着她的手久久不放。 

就这样,穆玲无数次架起了中安友谊的连心桥。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