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医生"穆玲(3)

摘要:远赴非洲7年救死扶伤 让"工地医院"享誉安哥拉 7年前,年近半百的中铁四局中心医院副院长穆玲踏上远赴非洲安哥拉的旅程。7年时间,穆玲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带领她的团队将当初筹建的工地卫生所发展成为安哥拉最大、医疗水平最高的华人综合性医院,保障着在非一万余名项目参建员工、劳务工的健康。作为院长,她仁心仁术,勇于担当,在海外医疗设备及药品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主持开展了一系列难度及风险性较大的手术,被誉为“海外员工的生命守护神”,2015年5月,她荣登“中国好人榜”。

3.愧对自己亲人  坚守岗位只为让别人的亲人放心

在国外工作的7年多时间,穆玲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时刻萦绕在心底,尤其是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的年近八旬的老母亲充满了愧疚之情。中国古话说:“父母在,不远游。”穆玲的父亲已经去世,女儿自然是老母亲最想留在身边的人。可是穆玲为了远在非洲大陆工作的万余名中国同胞却不能留在母亲身边。2012年春节,老人家突发心脏病,病情危重,穆玲的弟弟、弟媳将母亲送到医院。经检查,母亲的心脏多条血管严重堵塞。经过急诊手术,在心脏血管内放置了两个支架才挽救了生命。弟妹们怕穆玲担心,一直没有告诉她,直到穆玲回家休假时才得知母亲曾在生死边缘挣扎。那一刻,穆玲紧拥大病初愈的母亲,泪如雨下。 

2013年,正在休假的穆玲,突然接到赶回安哥拉的通知,就在登机之前,前来送行的弟弟忍不住告诉她,医院紧急决定当天又要给母亲进行一次心脏手术。听到这个消息时,穆玲非常想留下来,可安哥拉那边有要事等着她,怎么办?带着一颗万分忐忑的心,穆玲最后还是登上了飞机。在飞机上的20多个小时,她多想第一时间知道母亲手术的进展情况,尽管内心无比煎熬,她也只能在迪拜转机的空隙,急忙拨通家人的电话,了解母亲的状况,高空中,穆玲数度为自己不能伺奉母亲而深深自责、泪如泉涌。 

同时,老母亲也对远在天边的女儿充满牵挂,她知道非洲不是个太平之地,时常为女儿牵肠挂肚,年近八旬的老人居然学会了上网聊QQ。由于非洲通讯信号差,QQ聊天和视频几乎不可能,只能在QQ上留个信息。老母亲说:每天只要能在电脑上看到穆玲的QQ头像是亮着的,就放了一大半心。 

丈夫和儿子也是最牵挂穆玲的人,而穆玲也只有在短暂回国探亲的日子里,想方设法做出许多美味健康的食品,来补偿对父子俩的亏欠。

中国中铁四局女职工穆玲(前排左四)在“全国五一巾帼奖章”表彰会现场。图片来源:中国中铁工会网

中非万里相隔,穆玲只能把对家人的思念化作更加努力工作的动力,视患者为亲人。2014年9月,她接到中国驻安哥拉大使馆张领事的电话,请工地医院接收一个神志不清、不明身份的患者。患者意识不清,没有自我认知能力,不能回答最简单的问题,大小便失禁,满身尿渍,皮肤、巩膜重度黄染,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穆玲带领医护人员立即进行了抗疟、护肝、支持、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病人神志不清,又是传染性疾病,小便满地满床都是,到处都是尿黄色印记。因为患者没有人陪同,在当地也找不到生活上的护理人员,为了救治自己的同胞,穆玲毫不嫌弃地给他更换衣服、喂水喂饭等,让食堂师傅专门给他制作了高能量低蛋白的营养餐。患者因为神志不清,晚上居然踉踉跄跄地要往外走。怕他走丢,又怕他摔跤,穆玲只好提心吊胆地时刻盯着,随时观察,一天几次查看病情,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在穆玲及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病人的病情慢慢好转,在入院第三天,意识清醒了,一周后明显好转。穆玲又联系大使馆张领事,给他订机票,安排护送人员。最后病人安全回到了祖国,穆玲才放心了。 

穆玲经常和她的医务人员说:“这些人远离祖国和亲人,无依无靠。我们不能把他们只看成一个简单的病人,要想到他们国内的父母、子女在盼着他们归来,他们在家里都是顶梁柱,作为医务人员,要尽自己的能力救助同胞,让祖国的亲人放心!”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