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医生"黎晓新

摘要:上世纪80年代,黎晓新作为国内最早一批“海归派”,回到当初默默无闻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30年间,她不仅自己从一名小医生成长为眼科大家,还带活了一个科室,带强了一个团队,带领北大人民医院眼科从籍籍无名到蜚声国际;她十年如一日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防治奔走呼吁,更上书卫生部门,促成了相关规定出台,推动了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她用爱心温暖患者,用技术和责任守护生命,给上万名患者带来光明,被誉为“玻切女王”、“光明使者”。2015年6月,黎晓新荣登“中国好人榜”。

30年给上万眼疾患者带来光明 被誉为“玻切女王”

上世纪80年代,黎晓新作为国内最早一批“海归派”,回到当初默默无闻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30年间,她不仅自己从一名小医生成长为眼科大家,还带活了一个科室,带强了一个团队,带领北大人民医院眼科从籍籍无名到蜚声国际;她十年如一日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防治奔走呼吁,更上书卫生部门,促成了相关规定出台,推动了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她用爱心温暖患者,用技术和责任守护生命,给上万名患者带来光明,被誉为“玻切女王”、“光明使者”。2015年6月,黎晓新荣登“中国好人榜”。

每到星期二、四的早晨,人民医院眼科门诊总是挤得水泄不通,因为这两天是黎晓新教授的专家门诊,来自全国各地的眼科疑难病患者,或者是慕名而来,或者是经当地医生介绍,他们都希望让黎大夫给予诊治,他们把光明的希望寄托在黎大夫身上。

黎晓新1950年出生于上海,和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的她,从小经常听到一个词“光明”。这个有着一双漂亮大眼睛的女孩,若干年后成长为一名让许许多多患者重见光明的眼科医生,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光明使者”。

1.读名著激发学医梦想 20年从赤脚医生变身海归博士

在眼科辛勤耕耘近30年的黎晓新,从未懈怠过。“做一名好医生”是她奋斗的最大动力,也是她最初的梦想。

激发她这个梦想的是她所读的一本书——屠格涅夫写的《父与子》。书中描写的一名受人尊敬的乡村医生形象让黎晓新印象深刻,并憧憬着成为一名这样的医生。初中毕业等待下乡“插队”时,她就开始自学医学,还跟同学的妈妈学习了针灸。

插队的第一周,黎晓新接诊了一名牙痛患者。她用针灸给患者镇痛,立马见效。一炮打响后,全村的人都来找这位年仅18岁的“黎大夫”看病。半年后,她向村里提出,种3亩药地,把这3亩药地产的药卖了,用换回来的钱买一些青霉素等消炎、止痛药,给村民免费治病。这样,她在村里办了一个“红医站”,大部分时间是上门为村里的人治病。

当了3年赤脚医生后,黎晓新有机会到宁夏的一家县医院学习了半年。在那里,她被眼科大夫的神奇深深吸引,萌生了当眼科大夫的愿望。“那儿只有两个大夫,其中一个就是眼科大夫。当时,那个眼科大夫已经60多岁了,手抖得厉害,但他却能很顺利进行白内障摘除,让病人立刻重见光明。”

W020151022342514230919

黎晓新任世界眼科学术大会主席。图片来源:首都文明网

1973年,黎晓新考进了北京医学院,毕业后如愿进入了北京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1981年,她参加研究生考试,次年被学校动员转成出国研究生,到德国Essen大学眼科医院学习,专攻眼底病。“我当时是不情愿出去的,但是组织告诉我要为了国家的利益出去学习。现在看来,留学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黎晓新笑称,到了国外就像是上了“贼船”,骑虎难下,必须走上一条在业务上做强者的道路。

回忆起留学生活,黎晓新显得轻松愉快。“留学期间我每天都在接触新的东西。而接触新事物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她说道:“我在德国接触到了许多最前沿的医疗技术,而当时国内的玻璃体手术刚刚起步,大量的病人是因为没有治疗手段而错失机会,如果我能把这些先进的技术带回国内,一定能给他们带去希望。”

1986年,黎晓新获得博士学位,结束了5年的留德生活,在北大人民医院时任院长杜如昱教授的盛情邀请下,她放弃了更好的选择,回到了北大人民医院。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李丹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